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9-2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2 古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1.2.1 基于传统语言学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22-24页 |
1.2.1.1 传统训诂学对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22-23页 |
1.2.1.2 基于结构主义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 第23-24页 |
1.2.1.3 基于功能主义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 第24页 |
1.2.2 基于统计学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24-25页 |
1.2.3 基于计算语言学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25-2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基于统计分析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29-63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基于统计分析的综述 | 第30-31页 |
2.2.1 什么是统计学? | 第30页 |
2.2.2 什么是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2.2.2.1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2.2.2 统计分析的具体步骤 | 第30-31页 |
2.3 基于统计分析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相关研究 | 第31页 |
2.4 基于统计分析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31-39页 |
2.4.1 基于统计汉语字频(词频)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2.4.2 基于统计汉语词性分布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2.4.2.1 词性标注(Part-of-Speech tagging或POS tagging) | 第38页 |
2.4.2.2 基于统计汉语词性分布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2.5 基于统计分析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 | 第39-61页 |
2.5.1 实验语料库和实验数据集 | 第39-41页 |
2.5.1.1 至善繁体汉语语料库 | 第39-40页 |
2.5.1.2 至善繁体汉语语料库+ | 第40页 |
2.5.1.3 实验数据集 | 第40-41页 |
2.5.2 基于统计汉语字频(词频)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 | 第41-51页 |
2.5.2.1 实验设置 | 第41-42页 |
2.5.2.2 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2.5.2.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3-51页 |
2.5.3 基于统计汉语词性分布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 | 第51-61页 |
2.5.3.1 实验设置 | 第51-52页 |
2.5.3.2 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2.5.3.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3-6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第63-121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表示 | 第64-67页 |
3.2.1 文本的分布式表示 | 第64-65页 |
3.2.2 语义表示的方法 | 第65-67页 |
3.3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相关研究 | 第67-68页 |
3.4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68-79页 |
3.4.1 基于计数的分布式语义表示 | 第68-72页 |
3.4.1.1 显式词向量表示(Explicit Representations(PPMI Matrix)) | 第68-70页 |
3.4.1.2 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 第70-72页 |
3.4.2 基于预测的分布式语义表示 | 第72-78页 |
3.4.2.1 基于Negative Sampling框架的Skip-gram模型 | 第72-75页 |
3.4.2.2 基于预测的分布式语义表示的研究方法 | 第75-78页 |
3.4.3 对齐历时词向量 | 第78页 |
3.4.4 构建历时词向量的时间序列 | 第78-79页 |
3.4.4.1 词对相似性时间序列测量 | 第79页 |
3.4.4.2 单个词向量相似性时间序列测量 | 第79页 |
3.5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类型分析 | 第79-81页 |
3.5.1 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类型的相关概念 | 第80页 |
3.5.2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类型的研究方法 | 第80-81页 |
3.6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 | 第81-118页 |
3.6.1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字向量、14 个朝代) | 第81-97页 |
3.6.1.1 实验设置 | 第81-83页 |
3.6.1.2 分布式语义表示的训练 | 第83-85页 |
3.6.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97页 |
3.6.2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字向量、7 个时期) | 第97-111页 |
3.6.2.1 实验设置 | 第97-98页 |
3.6.2.2 分布式语义表示的训练 | 第98-99页 |
3.6.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9-111页 |
3.6.3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的实验(7个时期、3 个时期) | 第111-116页 |
3.6.3.1 实验设置 | 第111-113页 |
3.6.3.2 分布式语义表示的训练 | 第113-114页 |
3.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4-116页 |
3.6.4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古汉语语义演变的类型分析的实验 | 第116-118页 |
3.6.4.1 实验设置 | 第116-117页 |
3.6.4.2 分布式语义表示的训练 | 第117页 |
3.6.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7-11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4.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4.2 未来工作 | 第122-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附录A 中国古代汉语语义演变汇总(部分) | 第133-137页 |
附录B 基于分布式语义表示的研究方法的超参数(部分)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