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19-4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2.1.1 装配式建筑 | 第19页 |
2.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辨析界定 | 第19-20页 |
2.1.3 区域及区域发展 | 第20-21页 |
2.1.4 发展及发展水平 | 第21-22页 |
2.1.5 发展及发展水平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2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1页 |
2.2.1 装配式建筑行业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2.2.2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 第24-31页 |
2.3 指标体系设计 | 第31-45页 |
2.3.1 指标设计基本理论 | 第31-33页 |
2.3.2 指标建立原则 | 第33-34页 |
2.3.3 指标构建流程 | 第34-35页 |
2.3.4 指标初步设计 | 第35-40页 |
2.3.5 基于DEMATEL的指标优化计算 | 第40-43页 |
2.3.6 指标深化设计 | 第43-45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第46-62页 |
3.1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 第46-50页 |
3.1.1 典型评价方法及局限 | 第46-48页 |
3.1.2 模糊灰色物元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 第48-50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50-53页 |
3.2.1 模糊灰色物元评价流程 | 第50页 |
3.2.2 模糊灰色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第50-53页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3-61页 |
3.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53-55页 |
3.3.2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权重确定 | 第55-61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62-71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62-64页 |
4.1.1 指标数据采集及说明 | 第62-64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64页 |
4.2 指标权重计算及对比 | 第64-66页 |
4.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3.1 宏观角度 | 第66-68页 |
4.3.2 微观角度 | 第68页 |
4.4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实施建议 | 第68-70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A | 第81-84页 |
附录B | 第84-8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