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及新剂型应用

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中文摘要第10-15页
ABSTRACT第15-21页
前言第22-23页
第一部分 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第23-44页
    1. 引言第23-2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4-28页
        2.1 提取物的制备第24页
        2.2 细胞与病毒的培养第24-25页
        2.3 提取物最大无毒浓度的测定第25页
        2.4 抗病毒实验第25-26页
        2.5 病毒RNA的提取第26页
        2.6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轮状病毒第26-27页
        2.7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分析第27-28页
    3. 实验结果第28-34页
        3.1 RCAP提取物对MA-104细胞的细胞毒性第28-29页
        3.2 RCAP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第29-34页
        3.3 提取物对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的作用方式第34页
    4. 讨论和结论第34-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第二部分 儿科用药新剂型的研究第44-78页
    1. 引言第44页
    2. 新剂型Ⅰ非可溶性栓剂第44-57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45-50页
            2.1.1 细胞第45页
            2.1.2 材料第45-46页
            2.1.3 载药材料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栓剂模具的制造第46-47页
            2.1.4 机械性能测定第47-48页
            2.1.5 体外释放实验第48页
            2.1.6 栓剂的制作以及药物释放第48-49页
            2.1.7 细胞毒性测试第49页
            2.1.8 统计学分析第49-50页
        2.2 实验结果第50-54页
        2.3 讨论第54-57页
    3. 新剂型Ⅱ明胶型微针贴剂第57-70页
        3.1 材料的选取第61页
        3.2 GELMA的合成第61-62页
        3.3 GELMA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的测定第62页
        3.4 模具法制作GELMA凝胶微针第62-64页
        3.5 GELMA微针机械强度的测定和比较第64页
        3.6 实验结果第64-67页
            3.6.1 GELMA的合成第64-65页
            3.6.2 GELMA凝胶的流变学性质第65-66页
            3.6.3 GELMA凝胶微针机械性能的测定第66-67页
        3.7 讨论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全文总结第78页
创新点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综述第80-100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附录第100-102页
    作者简历第10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0-101页
    专利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瘤枝五味子和育亨宾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致康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