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论文

非环状卤胺抗菌树脂及改性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1.1 抗菌材料的简介第11-13页
        1.1.1 抗菌剂的分类第11-12页
        1.1.2 抗菌材料的应用及发展第12-13页
    1.2 卤胺抗菌材料的研究背景第13-16页
        1.2.1 卤胺的结构第13-15页
        1.2.2 卤胺的分类第15-16页
        1.2.3 卤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6页
    1.3 卤胺抗菌树脂的分类及应用第16-19页
        1.3.1 环状卤胺在杀菌树脂上的应用第16-19页
        1.3.2 非环状卤胺在杀菌树脂上的应用第19页
    1.4 活性炭材料的简介第19-22页
        1.4.1 活性炭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第19-20页
        1.4.2 活性炭材料的改性第20-22页
    1.5 活性炭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第22页
    1.6 活性炭抗菌材料的研究背景第22页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第22-25页
第二章 含有非环状卤胺官能团的大孔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2.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3 实验步骤第28-30页
            2.2.3.1 大孔树脂P(TAIC-VA)的合成第28页
            2.2.3.2 含有非环状卤胺前置体官能团的大孔树脂P(TAIC-VA-MBAA)的合成第28-29页
            2.2.3.3 含有非环状卤胺官能团的大孔树脂P(TAIC-VA-MBAA-Cl)的合成第29页
            2.2.3.4 P(TAIC-VA-MBAA-Cl)氧化态氯含量的测定第29页
            2.2.3.5 P(TAIC-VA-MBAA-Cl)上卤胺官能团再生性能的测试第29页
            2.2.3.6 P(TAIC-VA-MBAA-Cl)上卤胺官能团储存稳定性的测试第29-30页
            2.2.3.7 P(TAIC-VA-MBAA-Cl)抗菌功效的测试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2.3.1 P(TAIC-VA-MBAA-Cl)的合成第30-33页
            2.3.1.1 致孔剂的用量对P(TAIC-VA)的比表面积和P(TAIC-VA-MBAA-Cl)的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31页
            2.3.1.2 接枝反应条件对最终获得的P(TAIC-VA-MBAA-Cl)上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31-33页
            2.3.1.3 氯化反应时间对最终获得的P(TAIC-VA-MBAA-Cl)上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33页
        2.3.2 P(TAIC-VA-MBAA-Cl)的表征第33-36页
            2.3.2.1 FE-SEM分析第33-34页
            2.3.2.2 红外光谱分析第34-35页
            2.3.2.3 X射线能谱分析第35-36页
        2.3.3 P(TAIC-VA-MBAA-Cl)的性能第36-38页
            2.3.3.1 P(TAIC-VA-MBAA-Cl)上卤胺官能团的再生性第36页
            2.3.3.2 P(TAIC-VA-MBAA-Cl)上卤胺官能团的储存稳定性.第36-37页
            2.3.3.3 P(TAIC-VA-MBAA-Cl)的抗菌功效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含有非环状卤胺官能团的聚合物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3.2.1 实验试剂第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2.3 实验步骤第41-43页
            3.2.3.1 含有非环状卤胺前置体官能团的聚合物改性活性炭(PVA-MBAA@AC)的制备第41页
            3.2.3.2 含有非环状卤胺官能团的聚合物改性活性炭(PVA-MBAA-Cl@AC)的制备第41页
            3.2.3.3 PVA-MBAA-Cl@AC的氧化态氯含量测定第41-42页
            3.2.3.4 PVA-MBAA-Cl@AC上的卤胺官能团再生性能测试第42页
            3.2.3.5 PVA-MBAA-Cl@AC上的卤胺官能团储存稳定性能的测试第42页
            3.2.3.6 PVA-MBAA-Cl@AC的抗菌性能的测试[67,68]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3.3.1 PVA-MBAA-Cl@AC的制备第43-47页
            3.3.1.1 接枝反应物量的摩尔比对最终获得的第43-44页
            3.3.1.2 接枝反应物浓度对最终获得的PVA-MBAA-Cl@AC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3.3.1.3 接枝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最终获得的PVA-MBAA-Cl@AC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3.3.1.4 氯化反应时间对PVA-MBAA-Cl@AC氧化态氯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3.3.2 PVA-MBAA-Cl@AC的表征第47-48页
            3.3.2.1 FE-SEM分析第47-48页
            3.3.2.2 X射线能谱分析第48页
        3.3.3 PVA-MBAA-Cl@AC的性能第48-52页
            3.3.3.1 PVA-MBAA-Cl@AC中卤胺官能团的再生性第49页
            3.3.3.2 PVA-MBAA-Cl@AC上卤胺官能团的储存稳定性第49-50页
            3.3.3.3 PVA-MBAA-Cl@AC的抗菌功效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溶性聚酰亚胺低聚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下一篇:工程合成人工胰腺的设计及其持续性胰岛素递送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