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阴影条件下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阵列重构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太阳能发电概述 | 第7-10页 |
1.1.1 世界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第7-8页 |
1.1.2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第8-10页 |
1.1.3 太阳能发电的研究领域与面临问题 | 第10页 |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问题 | 第11-26页 |
2.1 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和特性 | 第11-14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种类、组成及其应用 | 第14-19页 |
2.2.1 光伏发电系统的种类 | 第14-15页 |
2.2.2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15-17页 |
2.2.3 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 第17-19页 |
2.3 光伏阵列的局部阴影问题 | 第19-21页 |
2.3.1 局部阴影的形成与危害 | 第19-20页 |
2.3.2 光伏阵列的失配现象与热斑效应 | 第20-21页 |
2.4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的简介 | 第21-22页 |
2.5 几种局部阴影下光伏发电技术的比较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重构方法的研究 | 第26-37页 |
3.1 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 光伏阵列的不同结构 | 第28-31页 |
3.3 不同光照条件下光伏电池的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3.4 光伏阵列的重构方法 | 第33-37页 |
3.4.1 光伏阵列的局部重构 | 第34-35页 |
3.4.2 光伏阵列的完全重构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遮荫度模型的光伏阵列模糊控制重构算法 | 第37-49页 |
4.1 光伏阵列重构算法的设计 | 第37-40页 |
4.1.1 光伏电池的遮荫度模型 | 第37-38页 |
4.1.2 基于遮荫度模型的光伏阵列重构算法 | 第38-40页 |
4.2 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阵列重构算法 | 第40-46页 |
4.2.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 第40页 |
4.2.2 光伏阵列重构算法的模糊设计 | 第40-45页 |
4.2.3 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阵列重构算法的分析 | 第45-46页 |
4.3 算法程序的编译、调试及仿真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光伏阵列重构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9-62页 |
5.1 重构系统总体设计 | 第49-50页 |
5.2 重构系统各部分的设计 | 第50-57页 |
5.2.1 光伏阵列的模拟 | 第50-51页 |
5.2.2 开关矩阵的结构 | 第51-52页 |
5.2.3 控制器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52-54页 |
5.2.4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第54-56页 |
5.2.5 电流采样及开关矩阵驱动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5.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7-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