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毛细管电泳技术 | 第8-11页 |
1.1.1 毛细管电泳简介 | 第8页 |
1.1.2 毛细管电泳仪 | 第8-11页 |
1.1.2.1 仪器结构 | 第8-9页 |
1.1.2.2 进样方式 | 第9页 |
1.1.2.3 检测方式 | 第9-11页 |
1.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概念 | 第11-18页 |
1.2.1 电渗流和电泳流 | 第11-13页 |
1.2.2 焦耳热 | 第13页 |
1.2.3 分离效率和分离度 | 第13-14页 |
1.2.4 毛细管电泳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2.4.1 溶液pH 值的影响 | 第14页 |
1.2.4.2 待分离组分的性质 | 第14页 |
1.2.4.3 缓冲液的种类及浓度 | 第14-15页 |
1.2.4.4 电场强度的影响 | 第15页 |
1.2.5 操作模式及其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1.2.5.1 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 | 第15-16页 |
1.2.5.2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 | 第16页 |
1.2.5.3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CIEF) | 第16-17页 |
1.2.5.4 毛细管凝胶电泳(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 CGE) | 第17-18页 |
1.2.5.5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CEC) | 第18页 |
1.3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 | 第18-22页 |
1.3.1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生物分子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1.1 在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3.1.2 在核酸、DNA 分析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2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2 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3 在农残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3.3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大管区带电泳的研究 | 第22-4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2-24页 |
2.2.1 试剂 | 第22-24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3 大管区带电泳分离性能的考察 | 第24-43页 |
2.3.1 实验系统载样量的计算 | 第24-25页 |
2.3.2 内部制冷系统制冷效果的评价 | 第25-26页 |
2.3.3 酸性化合物分离 | 第26-36页 |
2.3.3.1 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2.3.3.2 实验步骤 | 第26页 |
2.3.3.3 三种有机酸分离结果 | 第26-27页 |
2.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1页 |
2.3.3.4.1 内致冷水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3.4.2 添加剂HEC 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3.4.3 电泳体系重现性考察 | 第30-31页 |
2.3.3.5 大管区带电泳对六种有机酸的分离结果 | 第31-36页 |
2.3.3.5.1 缓冲溶液pH 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3.5.2 分离电压对六种酸性物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2.3.3.5.3 缓冲溶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36页 |
2.3.4 碱性化合物分离 | 第36-37页 |
2.3.4.1 实验步骤 | 第37页 |
2.3.4.2 实验结果 | 第37页 |
2.3.5 蛋白质化合物的分离 | 第37-39页 |
2.3.6 实际样品的分离 | 第39-42页 |
2.3.6.1 酱油中苯甲酸的测定原理 | 第39页 |
2.3.6.2 苯甲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2.3.6.3 样品提取 | 第39-40页 |
2.3.6.4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2.3.6.4.1 酱油样品中防腐剂的确定及定性 | 第40页 |
2.3.6.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0-41页 |
2.3.5.4.3 酱油中苯甲酸浓度的测定 | 第41-42页 |
2.3.7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大管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蛋白质初步探究 | 第43-54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3.3 溶液的配制 | 第45页 |
3.4 实验装置示意图 | 第45页 |
3.5 实验步骤 | 第45-46页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3页 |
3.6.1 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46-47页 |
3.6.2 两性电解质的选择 | 第47-48页 |
3.6.3 酸性缓冲溶液的选择 | 第48-49页 |
3.6.4 添加剂羟乙基纤维素(HEC)浓度的确定 | 第49页 |
3.6.5 大管等电聚焦电泳对伴清蛋白的分离结果 | 第49-50页 |
3.6.6 大管等电聚焦电泳对核糖核酸酶的分离结果 | 第50-51页 |
3.6.7 大管等电聚焦电泳对碳酸酐酶的分离结果 | 第51-52页 |
3.6.8 大管等电聚焦电泳两步法对β-乳球蛋白的分离 | 第52-53页 |
3.7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4-55页 |
4.1 结论 | 第54页 |
4.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