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起源与发展 | 第11-14页 |
一、国外有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3页 |
二、国内有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特点 | 第14-16页 |
一、罪名依附性 | 第14-15页 |
二、启动被动性 | 第15页 |
三、刑罚微弱性 | 第15页 |
四、犯罪多发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 | 第16-18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积极立法价值 | 第16-17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消极立法价值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构成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体 | 第18-21页 |
一、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体诸多观点 | 第18-19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体观点评析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 | 第21-24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行为方式 | 第21-22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义务来源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 | 第24-26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范围 | 第24-25页 |
二、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 | 第25页 |
三、单位能否成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 | 第26-29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罪过形式 | 第26-27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方面的条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同犯罪问题 | 第29-31页 |
一、共同犯罪成立条件 | 第29-30页 |
二、国家工作人员亲属能否成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共犯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自首问题 | 第31-33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存在自首 | 第31-32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的情形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问题 | 第33-35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完善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举证责任问题 | 第35-37页 |
一、控方承担举证责任 | 第36页 |
二、被告人没有承担举证责任的义务 | 第36-37页 |
第五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司法认定中其它问题 | 第37-41页 |
一、说明时间的限制问题 | 第37-38页 |
二、财产范围 | 第38-39页 |
三、差额巨大认定 | 第39-40页 |
四、说明程度认定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律完善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 第41-44页 |
一、财产申报制度由来与发展 | 第41-42页 |
二、《财产申报法》的体系设计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建立综合监管制度 | 第44-47页 |
一、市场准入和交易制度 | 第44页 |
二、金融监管制度 | 第44-45页 |
三、审计结算体制 | 第45页 |
四、廉政账户制度 | 第45-46页 |
五、制定反腐败法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