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第1章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认定 | 第13-18页 |
1.1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界定 | 第13-15页 |
1.1.1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特征 | 第13-15页 |
1.2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与类似侵权行为的比较 | 第15-16页 |
1.2.1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的比较 | 第15页 |
1.2.2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致人损害行为的比较 | 第15-16页 |
1.3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第2章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法理分析 | 第18-24页 |
2.1 确立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理由分析 | 第18-20页 |
2.1.1 侵权责任法确立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理由 | 第18-19页 |
2.1.2 对确立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理由的评析 | 第19-20页 |
2.2 建筑物抛掷物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 第20-22页 |
2.3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2-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司法现状 | 第24-27页 |
3.1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司法案例 | 第24-25页 |
3.2 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25-27页 |
3.2.1 不利于寻找真正加害人 | 第25-26页 |
3.2.2 可能导致大量侵犯隐私行为的发生 | 第26页 |
3.2.3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免责困难重重 | 第26-27页 |
第4章 我国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受害人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27-39页 |
4.1 寻找加害人制度的完善 | 第28-31页 |
4.1.1 将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列入刑事犯罪,予以严惩 | 第28-29页 |
4.1.2 成立专门的寻找加害人的组织 | 第29-31页 |
4.1.3 在高层建筑物周围安装监控设备 | 第31页 |
4.2 通过责任保险制度救济受害人 | 第31-35页 |
4.2.1 实现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保险的可能性 | 第32-33页 |
4.2.2 实施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第33-35页 |
4.3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救济受害人 | 第35-37页 |
4.3.1 医疗保险对受害人的救济 | 第35-36页 |
4.3.2 通过社会救济及时救济受害人 | 第36-37页 |
4.4 侵权责任法和责任保险、社会保障三者的配合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