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城市规划中管理主体问题 | 第12-20页 |
1.1 目前城市规划中管理主体的职能 | 第12-14页 |
1.2 不同职能模式带来的问题 | 第14-16页 |
1.2.1 过度集中模式引发的问题 | 第14-15页 |
1.2.2 过度分散模式引发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主体制度的对策 | 第16-20页 |
1.3.1 城市规划管理权下放的尺度 | 第17-18页 |
1.3.2 构建跨市、跨区的规划管理权 | 第18-19页 |
1.3.3 完善社区中城市管理制度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规划范围问题 | 第20-25页 |
2.1 简述目前我国规划范围的规定 | 第20-22页 |
2.1.1 规划范围法律上的缺陷 | 第20-21页 |
2.1.2 城市规划缺乏整体的宏观调控 | 第21-22页 |
2.2 完善城市规划范围的建议 | 第22-25页 |
2.2.1 完善立法 | 第22-23页 |
2.2.2 完善城市规划的体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 | 第25-34页 |
3.1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 第25-28页 |
3.1.1 立法上公众参与制度的缺位 | 第25-26页 |
3.1.2 实践中公众参与的缺憾 | 第26-28页 |
3.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3.2.1 增加利益诉求的渠道 | 第28-29页 |
3.2.2 监督行政权的运行 | 第29-30页 |
3.3 完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 第30-34页 |
3.3.1 公众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 | 第30-32页 |
3.3.2 公众参与详细城市规划的建议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城市规划过程中刑事法律责任问题 | 第34-40页 |
4.1 目前城市规划法律中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34-36页 |
4.1.1 城市规划立法现状 | 第34-35页 |
4.1.2 没有明确规定特定的刑事犯罪形态 | 第35-36页 |
4.2 城市规划法中刑事法律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分析 | 第36-38页 |
4.2.1 社会经济状态的主导作用 | 第36-37页 |
4.2.2 城市规划立法的滞后 | 第37页 |
4.2.3 诉讼门槛起点太高 | 第37-38页 |
4.3 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中设定刑事法律责任的构想 | 第38-40页 |
4.3.1 强化主观恶意性决定作用 | 第38页 |
4.3.2 增设部分严重违法犯罪的罪名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