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 ·现实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文献回顾 | 第10-14页 |
| ·国内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回顾 | 第10-12页 |
| ·国外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本文创新 | 第16-17页 |
| 第2章 贸易条件的意涵 | 第17-23页 |
| ·贸易条件的经济含义 | 第17页 |
| ·贸易条件的分类及评述 | 第17-20页 |
| ·价格贸易条件 | 第17-18页 |
| ·收入贸易条件 | 第18页 |
| ·要素贸易条件 | 第18-19页 |
| ·各类贸易条件的内在关系及评述 | 第19-20页 |
| ·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关系 | 第20-23页 |
| ·贸易利益 | 第20-21页 |
| ·贸易条件和静态国际贸易利益 | 第21页 |
| ·贸易条件和动态国际贸易利益 | 第21-23页 |
| 第3章 贸易条件的测度 | 第23-41页 |
| ·测度对象的选择及数据选取 | 第23-24页 |
|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 | 第24-30页 |
| ·工业制成品的总价格贸易条件指数 | 第25-26页 |
| ·分类价格贸易条件的比较 | 第26-28页 |
| ·价格贸易条件的国际比较 | 第28-30页 |
|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 第30-35页 |
| ·工业制成品的总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 第30-32页 |
| ·分类收入贸易条件的比较 | 第32-33页 |
| ·收入贸易条件的国际比较 | 第33-35页 |
|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 第35-38页 |
| ·单要素贸易条件 | 第35-37页 |
| ·双要素贸易条件 | 第37-38页 |
| ·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 | 第38-41页 |
| ·静态国际贸易利益 | 第38-39页 |
| ·动态国际贸易利益 | 第39-41页 |
| 第4章 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 ·经济增长 | 第41-43页 |
| ·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 第41-42页 |
| ·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42-43页 |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43-45页 |
| ·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条件 | 第43-44页 |
|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44-45页 |
| ·产业结构 | 第45-47页 |
| ·产业结构与贸易条件 | 第45-46页 |
| ·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46-47页 |
| ·汇率 | 第47-49页 |
| ·汇率与贸易条件 | 第47-48页 |
| ·中国的汇率和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48-49页 |
| ·关税 | 第49-52页 |
| ·关税与贸易条件 | 第49-50页 |
| ·中国关税水平和贸易条件的变动 | 第50-52页 |
| 第5章 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 第52-62页 |
| ·理论模型 | 第52-54页 |
| ·平稳性检验 | 第52-53页 |
| ·协整检验 | 第53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3-54页 |
|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第54-56页 |
| ·实证分析 | 第56-58页 |
| ·平稳性检验 | 第56-57页 |
| ·协整分析 | 第57-58页 |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8页 |
| ·实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