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1.2.1 农村金融市场 | 第8-9页 |
1.2.2 信用风险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1.3.1 研究路线图 | 第10页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1.1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2.1.2 农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2.1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研究 | 第16-18页 |
2.3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分析 | 第19-26页 |
3.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现状 | 第19-22页 |
3.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现状 | 第22-24页 |
3.2.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 | 第22-23页 |
3.2.2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济实力有待增强 | 第23-24页 |
3.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的具体形式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外部来源分析 | 第26-37页 |
4.1 客户面临的风险 | 第26-29页 |
4.1.1 农业的特质性风险 | 第26-28页 |
4.1.2 农村中非农业经营低效率 | 第28-29页 |
4.2 客户行为导致的风险 | 第29-34页 |
4.2.1 信息不对称 | 第29-33页 |
4.2.2 信用风险集中 | 第33-34页 |
4.3 农村金融环境 | 第34-37页 |
4.3.1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 第34页 |
4.3.2 农村金融社会、法制环境亟待优化 | 第34-35页 |
4.3.3 农村金融外部监管不完善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内部原因 | 第37-42页 |
5.1 产权制度尚未完全清晰 | 第37页 |
5.2 风险内控机制不完善 | 第37-38页 |
5.3 员工业务水平有待加强 | 第38-40页 |
5.4 关系贷款仍然存在 | 第40页 |
5.5 操作流程不严格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 | 第42-51页 |
6.1 内部风险管理措施 | 第42-48页 |
6.1.1 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处理 | 第42-43页 |
6.1.2 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 | 第43-45页 |
6.1.3 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 | 第45-46页 |
6.1.4 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 第46-48页 |
6.2 加强外部监管措施 | 第48-51页 |
6.2.1 构建一个完整的外部监管体系 | 第48-49页 |
6.2.2 提高监管的现代化水平 | 第49页 |
6.2.3 加强金融监管的队伍建设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