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我国城市静脉产业体系构建研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1 导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概念释义第14-16页
        1.2.1 主要概念释义第14-15页
        1.2.2 静脉产业、动脉产业与循环经济第15-16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1.5.1 创新之处第19页
        1.5.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2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第20-37页
    2.1 文献述评第20-29页
        2.1.1 关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的研究第20-23页
        2.1.2 关于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的研究第23-26页
        2.1.3 关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链运行体系的研究第26-28页
        2.1.4 对目前研究的评价第28-29页
    2.2 理论基础第29-37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1页
        2.2.2 循环经济理论第31-33页
        2.2.3 产业规制理论第33-35页
        2.2.4 其他相关理论第35-37页
3 静脉产业体系的主体行为及构建依据第37-49页
    3.1 静脉产业体系的主体第37-40页
        3.1.1 政府:静脉产业体系的管理者第37-38页
        3.1.2 企业: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承担者第38-39页
        3.1.3 社会组织与公众:静脉产业体系参与者第39-40页
    3.2 静脉产业体系的主体行为分析第40-46页
        3.2.1 政府行为分析:以收费为例第40-43页
        3.2.2 企业行为分析:产生再生资源取代原生资源第43-46页
    3.3 静脉产业体系构建的依据第46-49页
        3.3.1 静脉产业体系的构建是由废弃物处理目标决定的第46-47页
        3.3.2 静脉产业体系构建是由城市固体废弃物特征决定的第47-48页
        3.3.3 静脉产业体系构建是由该产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第48-49页
4 我国静脉产业链运行体系第49-69页
    4.1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第49-56页
        4.1.1 我国静脉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第49-51页
        4.1.2 静脉产业链回收环节的问题第51-53页
        4.1.3 静脉产业链回收环节的组织化第53-56页
    4.2 我国静脉产业链运行的中间环节第56-60页
        4.2.1 分拣、分类与拆解第56-57页
        4.2.2 物流与存储第57-58页
        4.2.3 静脉产业链中间运行环节的优化第58-60页
    4.3 我国静脉产业链最终处理环节第60-66页
        4.3.1 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理状况第60-62页
        4.3.2 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效率评价(DEA)第62-63页
        4.3.3 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理情况第63-65页
        4.3.4 静脉产业链最终处理环节的组织调整第65-66页
    4.4 静脉产业链体系的共生第66-69页
        4.4.1 产业链内部诸环节的共生第67-68页
        4.4.2 产业链与生产企业的共生第68-69页
5 我国静脉产业城市布局体系第69-85页
    5.1 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第69-73页
        5.1.1 生态文明第69-70页
        5.1.2 生态城市第70页
        5.1.3 静脉产业与二者的关系第70-73页
    5.2 静脉产业园区第73-78页
        5.2.1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第73-74页
        5.2.2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第74-75页
        5.2.3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第75-78页
    5.3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交易体系第78-82页
        5.3.1 废弃物交易平台(网络)第78-79页
        5.3.2 旧货市场(交易中心)第79-81页
        5.3.3 社区废旧物质收购网点第81-82页
    5.4 静脉产业体系在城市合理布局第82-85页
        5.4.1 集聚与分散并存第82-83页
        5.4.2 政企协同处理第83页
        5.4.3 城际特色各异第83-85页
6 发达国家静脉产业的发展与体系建设经验第85-102页
    6.1 发达国家静脉产业发展状况第85-93页
        6.1.1 美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第85-89页
        6.1.2 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成效第89-92页
        6.1.3 欧盟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第92-93页
    6.2 发达国家静脉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93-102页
        6.2.1 可操作的目标体系第94页
        6.2.2 完备的法律体系第94-96页
        6.2.3 完整的产业链运行体系第96-99页
        6.2.4 全程的监控体系第99-100页
        6.2.5 我国静脉产业体系与国外的主要差距第100-102页
7 我国静脉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第102-118页
    7.1 政策引导第102-107页
        7.1.1 我国静脉产业领域相关的政策第102-104页
        7.1.2 我国静脉产业领域的政策特点第104-105页
        7.1.3 我国静脉产业政策体系设计第105-107页
    7.2 科学管理第107-112页
        7.2.1 法规管理第107-109页
        7.2.2 协会管理第109-110页
        7.2.3 全程管理第110-111页
        7.2.4 管理优化第111-112页
    7.3 环境教育第112-114页
        7.3.1 学校的环境教育第112-113页
        7.3.2 社会的环境教育第113-114页
    7.4 构建静脉产业体系的其他方面第114-118页
        7.4.1 绩效考评第114-115页
        7.4.2 区域协整第115-116页
        7.4.3 技术创新第116-11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8.1 研究结论第118-120页
    8.2 研究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机异常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类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