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围海造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围海造陆区域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修复方法研究 | 第13-17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19-25页 |
2.1 天津市临港经济区基本情况介绍 | 第19-20页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0-22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2.2 气候 | 第21-22页 |
2.2.3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 第22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2-25页 |
2.3.1 地层构造 | 第22-23页 |
2.3.2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围海造陆区域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 | 第25-37页 |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5-28页 |
3.1.1 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原理及其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3.1.2 采样点分布及采集方法 | 第26-27页 |
3.1.3 土壤样品的加工与处理 | 第27-28页 |
3.2 土样样品分析 | 第28-36页 |
3.2.1 土样的粒径分析 | 第28页 |
3.2.2 吹填土污染物分布及分析 | 第28-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围海造陆域吹填土弥散系数实验研究 | 第37-49页 |
4.1 一维土柱水动力弥散实验 | 第38-42页 |
4.1.1 实验原理 | 第38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4.1.3 实验物品 | 第39-40页 |
4.1.4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4.2 水动力弥散系数逆误差函数法求解 | 第42-46页 |
4.2.1 一维土柱实验水动力弥散系数求参理论基础 | 第42-45页 |
4.2.2 围海造陆区域吹填土弥散系数逆误差函数法求解 | 第45-46页 |
4.3 水动力弥散系数反演法求解 | 第46-48页 |
4.3.1 CXTFIT 简介 | 第46-47页 |
4.3.2 平衡对流弥散模型 | 第47页 |
4.3.3 围海造陆吹填土弥散系数 CXTFIT 程序法计算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围海造陆区域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 | 第49-57页 |
5.1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49-50页 |
5.1.1 实验装置 | 第49页 |
5.1.2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5.2 围海造陆区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实验探究 | 第50-51页 |
5.2.1 采样范围的确定 | 第50页 |
5.2.2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50-51页 |
5.3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 第51-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围海造陆区域地下水修复探究 | 第57-62页 |
6.1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57-59页 |
6.1.1 围海造陆区域特征污染物选取 | 第57页 |
6.1.2 修复方法选择及实验过程 | 第57-59页 |
6.2 实验数据记录 | 第59-60页 |
6.3 结果讨论 | 第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7.1 结论 | 第62-64页 |
7.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