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 一、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2-14页 |
| 二、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4-15页 |
| 三、 笔者的观点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成本领先战略的确定 | 第16-30页 |
| 一、 企业概况 | 第16-17页 |
| 二、 战略分析 | 第17-26页 |
| (一) SWOT 分析 | 第17-22页 |
| (二)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第22-26页 |
| 三、 战略制定 | 第26-28页 |
| (一) 总体战略 | 第26页 |
| (二) 目标体系 | 第26-27页 |
| (三) 竞争战略选择 | 第27-28页 |
| 四、 成本领先战略选择的误区 | 第28-30页 |
| (一) 仅通过某一项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就能取得长期的成本优势 | 第28页 |
| (二) 以削减成本为目标的策略就是成本领先战略 | 第28页 |
| (三) 将成本优势等同于单纯的降低生产成本 | 第28-29页 |
| (四) 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原有成本领先战略创造的成本优势 | 第29页 |
| (五) 将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等同于价值链各环节成本最低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W 水泥有限公司成本动因分析 | 第30-38页 |
| 一、 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 第30-34页 |
| (一) 企业规模 | 第30-31页 |
| (二) 整合程度 | 第31-32页 |
| (三) 学习与溢出 | 第32页 |
| (四) 技术 | 第32-33页 |
| (五) 地理位置 | 第33页 |
| (六) 多样性 | 第33-34页 |
| 二、 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 第34-36页 |
| (一) 生产能力利用率 | 第34页 |
| (二) 全面质量管理 | 第34-35页 |
| (三) 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 第35页 |
| (四) 联系 | 第35-36页 |
| (五) 时机选择 | 第36页 |
| 三、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8页 |
| (一) 战略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6-37页 |
| (二)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企业的战略环境相结合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W 水泥有限公司价值链分析 | 第38-43页 |
| 一、 企业内部价值链 | 第39-41页 |
| 二、 行业价值链 | 第41-42页 |
| 三、 竞争对手价值链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W 水泥有限公司成本领先战略实施 | 第43-53页 |
| 一、 宏观战略实施方向 | 第43-46页 |
| (一) 技术降成本,管理降成本——规范化经营 | 第43页 |
| (二) 集中配置资源——规模化经营 | 第43-45页 |
| (三) 分解企业价值链——一体化经营 | 第45-46页 |
| 二、 成本领先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 | 第46-53页 |
| (一) 控制生产成本 | 第46-48页 |
| (二) 控制物流成本 | 第48-51页 |
| (三) 控制采购成本 | 第51-52页 |
| (四) 加强部门成本核算 | 第52-5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一、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 二、 局限性 | 第54页 |
| 三、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