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来源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设计理念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1 设计理念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1.4.1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1.4.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2-13页 |
1.4.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13页 |
1.5 MSC.Patran 与 MSC.Nastran 简介 | 第13-15页 |
第二章、搭载车车身骨架的设计 | 第15-21页 |
2.1 一般车身骨架的设计要求 | 第15页 |
2.2 搭载车车身骨架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2.3 搭载车车身骨架的设计 | 第16-21页 |
2.3.1 车身骨架的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2.3.2 车身骨架载荷的布置 | 第17页 |
2.3.3 车身骨架弯曲强度计算 | 第17-19页 |
2.3.4 车身骨架材料的选取 | 第19-20页 |
2.3.5 车身骨架的校核 | 第20-21页 |
第三章、搭载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8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准则 | 第22-23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23页 |
3.4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3-25页 |
3.5 定义材料属性 | 第25页 |
3.6 车身骨架载荷分析 | 第25-26页 |
3.7 模型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26-28页 |
第四章、搭载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静态分析 | 第28-39页 |
4.1 搭载车车身骨架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分析 | 第28-33页 |
4.1.1 匀速直线行驶工况下的强度分析 | 第29-30页 |
4.1.2 一轮抬高工况的强度分析 | 第30-31页 |
4.1.3 转弯工况的强度分析 | 第31-32页 |
4.1.4 制动工况的强度分析 | 第32-33页 |
4.2 搭载车车身骨架在各种工况下的刚度分析 | 第33-37页 |
4.2.1 静止工况的刚度分析 | 第34页 |
4.2.2 一轮抬高工况的刚度分析 | 第34-35页 |
4.2.3 转弯工况的刚度分析 | 第35-36页 |
4.2.4 制动工况的刚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 分析结论与改进建议 | 第37-39页 |
第五章、搭载车车身骨架模态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9-48页 |
5.1 模态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39-40页 |
5.2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5.3 搭载车车架自由模态分析 | 第41-47页 |
5.3.1 边界条件处理 | 第41页 |
5.3.2 自由模态分析结果 | 第41-47页 |
5.4 分析结论及改进建议 | 第47-48页 |
第六章、搭载车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48-54页 |
6.1 随机振动的基本概念 | 第48页 |
6.2 路面谱的选取 | 第48-52页 |
6.3 路面谱激励下搭载车匀速行驶时摄像头的位移变化 | 第52-54页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总结 | 第54-55页 |
7.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