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史论文

杜诗仁性伦理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7-13页
    一、 选题的根据与研究的意义第7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7-11页
    三、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杜甫仁性伦理的形成第13-26页
    第一节 仁性伦理的内涵第13-17页
        一、 仁性伦理的界定第13-14页
        二、 杜甫仁性伦理的内涵第14-17页
    第二节 杜甫仁性伦理的形成第17-26页
        一、 杜甫仁性伦理形成的哲学基础第17-21页
        二、 杜甫仁性伦理生成的原因第21-26页
第二章 杜诗仁性伦理的具体表现第26-43页
    第一节 杜诗中蕴含的道德认知第26-29页
        一、 性情之真第27页
        二、 济世之善第27-28页
        三、 人格之美第28-29页
    第二节 杜诗中反映的道德实践第29-39页
        一、 对君国守礼尽忠第30-32页
        二、 对苍生民胞物与第32-34页
        三、 对朋友忠信诚笃第34-37页
        四、 对家庭孝悌仁慈第37-39页
    第三节 杜诗中体现的道德冲突第39-43页
        一、 忠君与爱民第40-41页
        二、 气骨与求存第41-43页
第三章 杜诗仁性伦理的意义第43-52页
    第一节 对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继承和发展第43-47页
        一、 以道事君第43-44页
        二、 以诚待民第44-46页
        三、 杀身为济第46-47页
    第二节 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有益启示第47-52页
        一、 提倡俭德和扶助弱小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第48-49页
        二、 提倡共荣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49-50页
        三、 提倡贵和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第50-52页
结语及余论第52-54页
成果目录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庐隐小说的现代性
下一篇:多孔自凝固磷酸钙/纤维蛋白血管化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