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井冈山“九月洗党”对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价值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研究缘起第9-10页
    1.2 选题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学术研究现状第10-13页
第2章 井冈山“九月洗党”的历史考察第13-22页
    2.1 井冈山“九月洗党”的主要原因第13-17页
        2.1.1 组织不纯第13-14页
        2.1.2 思想不纯第14-15页
        2.1.3 作风不纯第15-16页
        2.1.4 “八月失败”第16-17页
    2.2 井冈山“九月洗党”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2.1 “洗党”的主要对象第17页
        2.2.2 “洗党”的主要做法第17-18页
        2.2.3 “洗党”的一般步骤第18页
    2.3 井冈山“九月洗党”的偏差不足第18-20页
        2.3.1 清洗程度把握失当第18-19页
        2.3.2 阶级出身衡量过重第19-20页
    2.4 井冈山“九月洗党”的成效经验第20-22页
        2.4.1 纯洁了党的组织,力量增强第20页
        2.4.2 积累了整党经验,影响深远第20-22页
第3章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现实考察第22-33页
    3.1 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第22-23页
        3.1.1 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内涵第22-23页
        3.1.2 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第23页
    3.2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要性第23-26页
        3.2.1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根本要求第23-24页
        3.2.2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情况的必然要求第24-25页
        3.2.3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巩固并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第25-26页
    3.3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紧迫性——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不纯洁问题第26-33页
        3.3.1 党员干部队伍不纯洁问题的表现第26-28页
            3.3.1.1 党员干部思想上的不纯洁第26-27页
            3.3.1.2 党员干部组织上的不纯洁第27页
            3.3.1.3 党员干部作风上的不纯洁第27-28页
        3.3.2 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不纯洁问题的原因第28-33页
            3.3.2.1 内因第28-29页
            3.3.2.2 外因第29-33页
第4章 新时期井冈山“九月洗党”的主要价值考察第33-48页
    4.1 “九月洗党”的有益经验是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借鉴第33-37页
        4.1.1 党员思想上的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础前提第33-34页
        4.1.2 党的组织上的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有力保证第34-36页
        4.1.3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手段第36-37页
    4.2 “九月洗党”的偏差教训是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要镜鉴第37-39页
        4.2.1 思想重视,执行严格第37页
        4.2.2 标准科学,法制保障第37-38页
        4.2.3 判断依据,不唯阶级第38-39页
    4.3 “九月洗党”对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对策路径的启示第39-48页
        4.3.1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总体对策第39-42页
            4.3.1.1 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第39-40页
            4.3.1.2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第40-42页
            4.3.1.3 坚持法纪结合、依法治党第42页
        4.3.2 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具体路径第42-48页
            4.3.2.1 质量把关第42-44页
            4.3.2.2 制度建设第44页
            4.3.2.3 监督配套第44-46页
            4.3.2.4 教育跟进第46-48页
第5章 结语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树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人类自身生产理论与素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