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海铁联运研究综述和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2.1 海铁联运实践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1.1 国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2.1.2 国内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海铁联运学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2.3 海铁联运的主要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3.1 物流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3.2 运营管理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海铁联运技术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天津南港港区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分析 | 第22-36页 |
3.1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发展总体战略目标 | 第22-23页 |
3.2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实施路径SWOT分析 | 第23-36页 |
3.2.1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发展具备的内部优势 | 第23-28页 |
3.2.2 南港港区发展海铁联运的内部劣势 | 第28-30页 |
3.2.3 南港港区发展海铁联运的外部机遇 | 第30-31页 |
3.2.4 南港港区发展海铁联运的外部挑战 | 第31-33页 |
3.2.5 南港港区发展海铁联运的SWOT战略组合框架 | 第33-36页 |
第4章 天津南港港区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方案分析 | 第36-42页 |
4.1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运营目标设计 | 第36-37页 |
4.1.1 对内强化联动 | 第36页 |
4.1.2 对外提升服务 | 第36-37页 |
4.1.3 提供决策依据 | 第37页 |
4.2 南港港区三种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 第37-42页 |
4.2.1 政府主导型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 | 第37-38页 |
4.2.2 企业主导型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 | 第38页 |
4.2.3 政企合作型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4.2.4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运营模式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天津南港港区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42-60页 |
5.1 南港港区海铁联运运营管理模式选择AHP分析 | 第42-48页 |
5.2 南港港区发展海铁联运业务具体操作方案 | 第48-60页 |
5.2.1 构建完善运营管理体系 | 第48-51页 |
5.2.2 完善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 | 第51-53页 |
5.2.3 加快临港产业发展 | 第53-55页 |
5.2.4 加强与周边港口的协调合作 | 第55-56页 |
5.2.5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 | 第56-57页 |
5.2.6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 第57页 |
5.2.7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 第57-60页 |
第6章 天津南港港区海铁联运发展保障措施 | 第60-66页 |
6.1 推动海铁联运市场不断发展 | 第60-61页 |
6.1.1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 第60页 |
6.1.2 推进标准化运营 | 第60页 |
6.1.3 研究海铁联运新型服务产品 | 第60-61页 |
6.2 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 | 第61-62页 |
6.3 利用无水港建立港口内陆物流网 | 第62页 |
6.4 进一步提升口岸环境 | 第62页 |
6.5 推动绿色平安港口建设 | 第62-66页 |
6.5.1 优化资源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 第62-64页 |
6.5.2 强化码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 第64-66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