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论文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8页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概况第13-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区域经济理论概述第13-14页
     ·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研究综述第14-15页
   ·本文研究综述第15-17页
     ·本文研究对象第15-16页
     ·本文内容框架第16页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本文创新之处与效果第17-18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第18-28页
   ·本文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范畴第18-20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区域经济思想第20-21页
     ·马克思关于“区域经济”最初的探讨第2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布局”的探讨第20-2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经济思想第21页
   ·列宁和斯大林的区域经济理论第21-23页
     ·生产力平衡布局论第22-23页
     ·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城市)经济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第23页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第23-28页
     ·毛泽东时代的理论探索与发展实践第24-25页
     ·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探索第25-26页
     ·江泽民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第26-27页
     ·胡锦涛时代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理论第27-28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当代视角第28-33页
   ·以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构建的基础第28-30页
   ·世界市场(全球化)视野的引入第30页
   ·关于不同质的“劳动力”的阐述第30-31页
   ·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认识第31-33页
第四章 当代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研究第33-42页
   ·“生产力布局理论”的发展过程第33-37页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原理第34页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平衡分论”的历史审视第34-35页
     ·由“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的演进第35-36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第36-37页
   ·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第37-38页
     ·全球化对生产地域分工的影响第37-38页
     ·马克思生产地域分工思想的实践指导第38页
   ·马克思区域经济思想中生态意蕴与现实指导第38-40页
     ·马克思对区域发展中生态问题的探索第38-3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题中之义第39-40页
   ·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第40-42页
第五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实践途径第42-45页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第42-43页
   ·以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43页
   ·加速高层次的区域经贸一体化过程第43-44页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打造国内外区域经合作模式第44页
   ·发展生态的区域发展模式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东西部经济与环境关系对比研究
下一篇:能值价值理论及其价值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