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场所因素在地铁标识导向系统中的设计研究--以上海地铁2号线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第10-18页
        1.1.1 国外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0-13页
        1.1.2 国内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3-14页
        1.1.3 上海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4-16页
        1.1.4 国内外地铁标识系统研究综述第16-18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论文构成步骤第20页
    1.5 论文框架第20-22页
第2章 标识导向系统的功能与形式第22-34页
    2.1 标识的形式与含义第22-23页
        2.1.1 标识的发展历史第22-23页
        2.1.2 标识导向系统的产生及发展第23页
    2.2 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中的功能及意义第23-24页
    2.3 标识导向系统的功能与分类第24-27页
    2.4 标识导向系统中的色彩与文字要素第27-30页
    2.5 标识导向系统中的符号与图形第30-32页
    2.6 标识导向系统载体形态第32-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标识导向系统在地铁中的作用第34-42页
    3.1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作用及其构成第34-36页
        3.1.1 地铁入口处的设计第34页
        3.1.2 站厅与站台设计第34-35页
        3.1.3 通道设计第35-36页
    3.2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第36-38页
    3.3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地铁枢纽中应用的必要性第38-41页
        3.3.1 地铁标识的空间环境第38-39页
        3.3.2 地铁标识系统中所传达的内容与媒介第39页
        3.3.3 地铁中特殊信息受众第39-40页
        3.3.4 设计心理学对导向标识设计的影响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上海地铁标识导向中的场所分析第42-52页
    4.1 海派文化设计背景第42-43页
    4.2 城市场所性要素第43-45页
        4.2.1 场所因素在设计中的缺位第44页
        4.2.2 标识导向塑造更加健康的环境第44-45页
    4.3 上海地铁2号线及其站点特征第45-49页
        4.3.1 上海地铁2号线站点特性第48-49页
    4.4 标识导向塑造更加健康的环境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基于场所因素的地铁2号线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第52-76页
    5.1 场所因素在设计中的定位第52页
    5.2 基于场所性分析的设计第52-62页
        5.2.1 以建筑遗迹为元素进行提取第54-56页
        5.2.2 以现代建筑为元素进行提取第56-58页
        5.2.3 以场所性质为元素进行提取第58-59页
        5.2.4 以站名为元素进行提取第59-62页
    5.3 上海地铁2号线标识导向系统分析第62-64页
    5.4 场所性与站名符号唯一性体现第64-65页
    5.5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地域性与文化表达第65-66页
    5.6 场所因素在地铁标识导向系统中的塑造第66-68页
    5.7 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特点与地域性相融合第68-72页
    5.8 地铁站名符号设计的未来展望第72-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81页
毕业设计第8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红色历史题材油画的语境研究
下一篇:以几位艺术家为例浅述捷克和奥地利的艺术与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