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为中心的传感网缓存机制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ICN-WSN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ICN缓存机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组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27页 |
2.1 网络体系结构 | 第15-20页 |
2.1.1 ICN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2.1.2 ICN-WSN体系结构 | 第17-20页 |
2.2 ICN缓存技术 | 第20-25页 |
2.2.1 缓存理论模型 | 第21-22页 |
2.2.2 缓存性能优化方法 | 第22-25页 |
2.2.3 ICN缓存网络性能评估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以信息为中心的传感网缓存机制与基础模型 | 第27-35页 |
3.1 以信息为中心的传感网缓存机制 | 第27-29页 |
3.2 以信息为中心的传感网缓存网络基础模型 | 第29-33页 |
3.2.1 缓存网络拓扑模型 | 第29-31页 |
3.2.2 请求内容流行度建模 | 第31-32页 |
3.2.3 外源请求到达过程建模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以信息为中心的传感网缓存机制设计 | 第35-49页 |
4.1 设计目标 | 第35页 |
4.2 独立式缓存机制 | 第35-39页 |
4.2.1 算法设计 | 第36-37页 |
4.2.2 算法描述 | 第37-39页 |
4.3 基于节点和内容价值的协作式缓存机制 | 第39-46页 |
4.3.1 算法设计 | 第39-43页 |
4.3.2 算法描述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缓存性能分析 | 第49-65页 |
5.1 缓存机制性能评估指标 | 第49-50页 |
5.1.1 缓存命中率分析 | 第49页 |
5.1.2 请求平均接入跳数分析 | 第49-50页 |
5.1.3 网络能耗分析 | 第50页 |
5.1.4 平均时延分析 | 第50页 |
5.2 仿真平台与环境部署 | 第50-55页 |
5.2.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51-52页 |
5.2.2 ICN-WSN网络环境部署 | 第52-55页 |
5.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5-64页 |
5.3.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55-58页 |
5.3.2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8-64页 |
5.3.3 实验结论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原型系统测试 | 第65-71页 |
6.1 系统环境介绍 | 第65-66页 |
6.1.1 TelosB传感器节点 | 第65-66页 |
6.1.2 系统程序部署 | 第66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66-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71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1 | 第77-78页 |
附录2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