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野生大豆芽期耐盐性状的遗传连锁与关联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第13-14页
        1.1 野生大豆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1.2 我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第14页
        1.3 利用野生大豆遗传资源培育大豆耐盐品种第14页
    2 遗传连锁与关联分析第14-23页
        2.1 大豆遗传标记的开发与运用第14-15页
        2.2 基于连锁分析的QTL定位第15-20页
            2.2.1 QTL作图的定义第15-16页
            2.2.2 QTL作图群体第16-17页
            2.2.3 大豆遗传图谱研究进展第17-19页
            2.2.4 QTL定位的方法第19-20页
            2.2.5 大豆QTL定位的研究瓶颈及对应策略第20页
        2.3 关联分析第20-22页
            2.3.1 关联分析的定义第20-21页
            2.3.2 关联分析的开展第21-22页
        2.4 连锁遗传与关联分析相结合的分子育种策略第22-23页
    3 大豆耐盐遗传研究进展第23-29页
        3.1 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估第23-24页
        3.2 盐胁迫对大豆生长、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24-26页
        3.3 大豆耐盐的遗传研究进展第26-29页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重组自交系群体芽期耐盐性状的QTL定位第3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1.1 试验材料第31页
        1.2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1页
        1.3 试验设计第31页
        1.4 室内发芽试验第31-32页
        1.5 芽期耐盐性状鉴定第32页
        1.6 表型数据分析第32页
        1.7 SNP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2页
        1.8 QTL定位第32页
    2 结果分析第32-41页
        2.1 表型数据分析第33页
        2.2 芽期耐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3-37页
        2.3 RIL群体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第37-41页
        2.4 芽期3个相对耐盐性状的QTL检测第41页
    3 讨论第41-49页
        3.1 大豆芽期耐盐性状的鉴定第41-46页
        3.2 RIL群体芽期耐盐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3.3 RIL群体耐盐QTL定位第47-49页
第三章 野生大豆群体芽期耐盐性状的关联分析第49-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1.1 试验材料第49页
        1.2 试验设计第49页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9页
        1.4 分子标记第49页
        1.5 关联分析第49页
    2 结果分析第49-54页
        2.1 表型数据分析第49-50页
        2.2 芽期耐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50-54页
        2.3 芽期耐盐性状与SNP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第54页
    3 讨论第54-61页
        3.1 野生大豆芽期耐盐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第54-58页
        3.2 野生大豆芽期耐盐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8-59页
        3.3 野生大豆RIL群体和自然群体QTL检测的联合分析第59-61页
全文结论第61-63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附录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研究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金丹对盆腔炎模型大鼠TNF-α、IL-10及IKK/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