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认证加密方案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2.1 认证加密方案的介绍 | 第13-14页 |
2.2 认证加密方案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1 通用组合认证加密模式 | 第14页 |
2.2.2 集成认证加密模式 | 第14页 |
2.2.3 One-pass认证加密模式 | 第14-15页 |
2.2.4 Two-pass认证加密模式 | 第15页 |
2.2.5 特殊的认证加密模式 | 第15页 |
2.3 认证加密模式的安全性分析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认证加密算法ALE的分析研究 | 第17-26页 |
3.1 ALE算法描述 | 第17-19页 |
3.1.1 算法中符号说明 | 第17页 |
3.1.2 ALE算法简介 | 第17页 |
3.1.3 AES算法简介 | 第17-19页 |
3.2 ALE认证加密过程 | 第19-21页 |
3.2.1 加密/认证过程 | 第19-21页 |
3.3 ALE算法的泄露状态伪造攻击 | 第21-25页 |
3.3.1 攻击原理 | 第21页 |
3.3.2 差分特征 | 第21-24页 |
3.3.3 迷你版本ALE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认证加密算法LAC的分析研究 | 第26-37页 |
4.1 LAC算法描述 | 第26-30页 |
4.1.1 算法中符号说明 | 第26页 |
4.1.2 LAC算法简介 | 第26-28页 |
4.1.3 LAC算法伪代码 | 第28-30页 |
4.2 LBlock-s算法简介及差分分析 | 第30-33页 |
4.2.1 LBlock-s算法简介 | 第30-32页 |
4.2.2 LBlock-s算法差分分析 | 第32-33页 |
4.3 LAC算法的伪造攻击 | 第33-36页 |
4.3.1 攻击思想 | 第33-34页 |
4.3.2 实验验证攻击 | 第34-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认证加密算法Tiaoxin-346的分析研究 | 第37-46页 |
5.1 Tiaoxin-346算法描述 | 第37-40页 |
5.1.1 算法中符号说明 | 第37页 |
5.1.2 Tiaoxin-346算法简介 | 第37-40页 |
5.2 Tiaoxin-346算法的伪造攻击 | 第40-45页 |
5.2.1 差分分析及差分路径 | 第41-43页 |
5.2.2 差分路径的改进 | 第43-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6-4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4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