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与勘探程度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与勘探现状 | 第8-9页 |
| ·已有研究与勘探成果 | 第9-10页 |
|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工作量 | 第11-12页 |
| ·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11页 |
| ·野外地质调查 | 第11页 |
|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编制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2-17页 |
| ·研究区构造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第14-15页 |
| ·重力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第14-15页 |
| ·磁力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区基底特征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南缘中新生代地层和构造层 | 第17-26页 |
| ·研究区中新生代地层概况 | 第17-21页 |
| ·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层及其划分 | 第21-26页 |
| ·构造层的概念 | 第21页 |
| ·构造层的划分 | 第21-26页 |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 | 第26-49页 |
|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区划 | 第26页 |
| ·渭北隆起构造特征 | 第26-35页 |
| ·渭北隆起构造变形特征 | 第28-33页 |
| ·渭北隆起断裂特征 | 第33-35页 |
| ·渭河盆地构造特征 | 第35-44页 |
| ·渭河盆地断裂特征 | 第37-42页 |
| ·渭河盆地构造样式 | 第42-44页 |
| ·陇县-千阳构造带构造特征 | 第44-47页 |
| ·陇县-千阳构造带构造变形特征 | 第44-46页 |
| ·陇县-千阳构造带断裂特征 | 第46-47页 |
| ·小秦岭构造带构造特征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49-67页 |
| ·鄂尔多斯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 | 第50-56页 |
| ·三叠纪构造演化 | 第50-53页 |
| ·侏罗纪构造演化 | 第53-55页 |
| ·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 第55-56页 |
| ·渭河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 第56-67页 |
| ·古近纪构造演化 | 第57-58页 |
| ·新近纪构造演化 | 第58-62页 |
| ·第四纪构造演化 | 第62-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