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中药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我国部分省份中药产业发展政策 | 第12-14页 |
| ·中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6页 |
| ·产业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 第2章 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 第18-28页 |
| ·中药农业 | 第18-19页 |
| ·中药工业 | 第19-22页 |
| ·中药饮片生产现状 | 第20-21页 |
| ·中成药生产现状 | 第21-22页 |
| ·中药保健品现状 | 第22页 |
| ·中药商业 | 第22-24页 |
| ·中药知识产业 | 第24-28页 |
| ·中药知识产业现状及产权保护 | 第24-26页 |
| ·目前中药知识产业及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 第3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8页 |
| ·陕南自然环境及中药资源概况 | 第28-29页 |
| ·陕南中药农业发展现状 | 第29-33页 |
| ·陕南中药工业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 ·陕南中药商业现状 | 第34-35页 |
| ·陕南中药知识产业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 第4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6页 |
|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存在问题 | 第38-41页 |
| ·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滞后 | 第38页 |
| ·中药材资源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 第38-39页 |
| ·中药材种植养殖资源质量不稳定 | 第39-41页 |
|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 第41页 |
|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存在问题 | 第41-42页 |
| ·产业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 | 第41-42页 |
| ·企业融资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弱 | 第42页 |
| ·缺乏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弱 | 第42页 |
|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 第42页 |
| ·中药商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 ·中药创新研发环节薄弱 | 第43页 |
| ·人才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 | 第43-45页 |
| ·影响中药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 第45页 |
| ·缺乏中药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 | 第45页 |
| ·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 第45-46页 |
| 第5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6-56页 |
| ·宏观策略 | 第46-48页 |
| ·政策支撑-中药产业的制度前提 | 第46-47页 |
| ·信息支撑-中药产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平台 | 第47页 |
| ·技术创新-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第47页 |
| ·资本投入-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 第47-48页 |
| ·物流支撑-中药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石 | 第48页 |
| ·解决途径 | 第48-56页 |
|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 第48-50页 |
| ·发展陕南制药工业体系 | 第50-51页 |
| ·建设现代中药材市场及物流体系 | 第51页 |
| ·加快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 | 第51-52页 |
| ·推动中药新药研发 | 第52-53页 |
| ·提高检测检验能力 | 第53-54页 |
| ·做好中药知识产业保护工作 | 第54页 |
| ·加大人才培养 | 第54页 |
| ·推动陕南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交流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1 | 第60-66页 |
| 附录2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