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疲劳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2 索结构桥梁疲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工程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4-18页 |
1.3.1 工程概况 | 第14-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桥梁结构疲劳分析方法 | 第18-39页 |
2.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18-21页 |
2.2 疲劳寿命的估算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名义应力法 | 第21-22页 |
2.2.2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22-23页 |
2.3 悬索桥结构静力分析理论简介 | 第23-28页 |
2.3.1 弹性理论 | 第24-26页 |
2.3.2 挠度理论 | 第26-27页 |
2.3.3 有限位移理论 | 第27-28页 |
2.4 悬索桥主缆的连续介质假设 | 第28-31页 |
2.4.1 主缆的防腐涂装层 | 第29-31页 |
2.4.2 连续介质假设的基本内容与可行性分析 | 第31页 |
2.5 索结构桥梁缆索系统疲劳裂纹形成和发展研究概况 | 第31-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主缆受力分析与疲劳应力幅计算 | 第39-55页 |
3.1 主缆线形计算 | 第39-45页 |
3.1.1 节线法 | 第39-41页 |
3.1.2 确定主缆线形 | 第41-45页 |
3.2 主缆各关键位置应力应变计算 | 第45-50页 |
3.2.1 全桥模型主缆结构模拟 | 第45-46页 |
3.2.2 疲劳荷载车辆的选取 | 第46-47页 |
3.2.3 悬索桥主缆应力应变计算结果 | 第47-50页 |
3.3 主缆疲劳应力幅计算 | 第50-54页 |
3.3.1 主缆的疲劳应力幅 | 第50页 |
3.3.2 车桥系统动力方程组 | 第50-52页 |
3.3.3 疲劳应力幅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主缆疲劳寿命经典理论估算 | 第55-68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主缆疲劳性能参数估计 | 第55-59页 |
4.2.1 Manson-Coffin公式 | 第56页 |
4.2.2 主缆疲劳性能参数估计方法 | 第56-58页 |
4.2.3 利用Seeger算法估算主缆疲劳性能参数 | 第58-59页 |
4.3 名义应力法估算主缆疲劳寿命 | 第59-65页 |
4.3.1 计算主缆的等效应力幅 | 第59页 |
4.3.2 考虑尺寸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3 应力集中影响系数 | 第60-62页 |
4.3.4 表面加工系数 | 第62-63页 |
4.3.5 计算应力幅的确定 | 第63页 |
4.3.6 疲劳寿命计算 | 第63-65页 |
4.4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主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 第65-68页 |
4.4.1 局部应力应变法简介 | 第65页 |
4.4.2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主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 第65-68页 |
第五章 主缆疲劳裂纹扩展探究 | 第68-81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疲劳裂纹发展速率 | 第68-74页 |
5.2.1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因子幅值 | 第68-69页 |
5.2.2 应力比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 第69-72页 |
5.2.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 第72-74页 |
5.3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理论 | 第74-77页 |
5.3.1 基于Paris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74-75页 |
5.3.2 基于Walker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75-76页 |
5.3.3 基于Foman公式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第76-77页 |
5.4 镀锌高强钢丝主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参数研究 | 第77-80页 |
5.4.1 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分界点 | 第77-78页 |
5.4.2 悬索桥主缆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78-79页 |
5.4.3 悬索桥主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Paris公式参数计算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1-83页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81-82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