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货币汇率的溢出效应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现有研究评述与本文努力方向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1.4.1 创新点第17页
        1.4.2 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第18-22页
    2.1 溢出效应概念第18页
    2.2 汇率市场溢出效应形成原因与机理第18-20页
        2.2.1 汇率市场溢出效应形成原因第18-19页
        2.2.2 汇率市场溢出效应形成机理第19-20页
    2.3 溢出效应检验第20-22页
第三章 美元与人民币在东盟地区影响力的对比分析第22-30页
    3.1 美元在东盟地区主导地位分析第22-26页
        3.1.1 美元的主导地位难以从根本上撼动第22-23页
        3.1.2 美元在东盟国家发生“货币替代效应”第23-25页
        3.1.3 美元本位制对东盟国家货币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第25-26页
    3.2 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影响力分析第26-29页
        3.2.1 人民币币值坚挺保障东盟货币汇率的稳定第27页
        3.2.2 中国-东盟贸易的加深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锚”第27-28页
        3.2.3 人民币加入SDR进一步提升其在东盟地区影响力第28-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0-46页
    4.1 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汇率走势分析第30-34页
        4.1.1 2005年7月以来东亚货币汇率走势分析第30-32页
        4.1.2 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汇率相关性分析第32-34页
    4.2 VAR模型的建立第34-43页
        4.2.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35-37页
        4.2.2 平稳性检验第37-38页
        4.2.3 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的选择第38-39页
        4.2.4 VAR模型估计结果第39-40页
        4.2.5 格兰杰因果分析与IRF脉冲响应函数第40-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6-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6-47页
        5.1.1 中国-东盟地区仍然是实际上的美元区第46页
        5.1.2 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有所提高第46-47页
        5.1.3 人民币成为东盟地区的主导货币具有可行性第47页
    5.2 政策建议第47-51页
        5.2.1 资本项目开放势在必行第47-48页
        5.2.2 利率、汇率等金融衍生品亟需大力发展第48页
        5.2.3 人民币的认可度还需不断提升第48-49页
        5.2.4 人民币区域合作化步伐要加速推进第49页
        5.2.5 利率非市场化因素影响的减少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并行第49-50页
        5.2.6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有效管理与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的不断增强并重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一第54-56页
附录二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