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超分子化学 | 第9页 |
1.2 两亲分子体系概述 | 第9-17页 |
1.2.1 Bola型两亲分子 | 第10-11页 |
1.2.2 以Bola型两亲分子为基构筑超分子组装体 | 第11-17页 |
1.2.2.1 氢键作用 | 第11-12页 |
1.2.2.2 配位作用 | 第12-14页 |
1.2.2.3 π-π 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1.2.2.4 主客体相互作用 | 第15-17页 |
1.3 界面有序超分子组装体 | 第17-24页 |
1.3.1 Langmuir膜与Langmuir-Boldgett (LB) 膜技术 | 第17-20页 |
1.3.1.1 Langmuir膜 | 第18-19页 |
1.3.1.2 Langmuir-Boldgett (LB) 技术 | 第19-20页 |
1.3.2 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组装举例 | 第20-24页 |
1.4 界面超分子手性 | 第24-25页 |
1.5 选题依据及实验设计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3 固体基片的处理 | 第28-29页 |
2.3.1 石英和硅基片的亲水与疏水处理 | 第28-29页 |
2.3.2 氟化钙基片的处理 | 第29页 |
2.4 实验过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Bola型联乙炔衍生物在气/液界面上的超分子手性构筑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3 DDA与BolaH分子 在水亚相的气/液界面性质 | 第31-41页 |
3.3.1 溶液配制 | 第31-32页 |
3.3.2 表面压-分子面积等温线 | 第32-33页 |
3.3.3 UV-vis光谱和CD光谱 | 第33-36页 |
3.3.4 FT-IR光谱分析 | 第36-38页 |
3.3.5 不同摩尔比混合膜的AFM图像 | 第38-40页 |
3.3.6 螺旋结构形成机理推测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金属调控Bola型联乙炔衍生物的界面组装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4.3 DDA分子在金属离子溶液亚相的气/液界面性质 | 第44-51页 |
4.3.1 溶液配制 | 第44页 |
4.3.2 表面压-分子面积等温线 | 第44-45页 |
4.3.3 UV-vis光谱 | 第45-47页 |
4.3.4 FT-IR光谱分析 | 第47-49页 |
4.3.5 不同金属离子亚相LB膜的AFM图像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