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含活性官能团的荧光性小分子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荧光化学传感器第10页
        1.1.1 荧光探针的基本概念第10页
    1.2 荧光探针技术的原理第10-13页
        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第11页
        1.2.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第11-12页
        1.2.3 激基缔合物(Excimer)第12页
        1.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第12-13页
        1.2.5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第13页
    1.3 巯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ESIPT效应的荧光探针第13-15页
        1.3.2 反应型荧光探针第15-16页
    1.4 氰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香豆素的巯基荧光传感器第17-42页
    2.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2.1.1 关于生物硫醇的概述第17-18页
        2.1.2 香豆素类化合物简述第18页
        2.1.3 立题思想第18-19页
    2.2 实验部分第19-22页
        2.2.1 仪器与试剂说明第19-20页
        2.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0-22页
            2.2.2.1 化合物1丙二酸二丙酯的合成第20-21页
            2.2.2.2 化合物2(7-二乙胺基-4羟基香豆素)的合成第21页
            2.2.2.3 化合物3(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的合成第21页
            2.2.2.4 Probe 1(3,4-二甲氧基苯硫酚-7-二胺基香豆素-3-甲醛)的合成第21-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41页
        2.3.1 pH=7.4条件下Probe 1的光化学性质第22-33页
            2.3.1.1 Probe 1的紫外光谱分析第22-23页
            2.3.1.2 Probe 1的荧光光谱分析第23-27页
            2.3.1.3 Probe 1响应时间分析第27-28页
            2.3.1.4 氨基酸选择性的研究第28-29页
            2.3.1.5 氨基酸干扰性的研究第29-30页
            2.3.1.6 pH值的研究第30-32页
            2.3.1.7 Job工作曲线第32-33页
        2.3.2 化合物在pH=6.0条件下对Cys的识别第33-36页
            2.3.2.1 Probe 1在pH=6.0条件下荧光滴定的研究第33-34页
            2.3.2.2 pH=6.0条件下Probe 1对Cys选择性的研究第34-35页
            2.3.2.3 pH=6.0条件下对检测Cys抗干扰性的研究第35-36页
            2.3.2.4 pH=6.0条件下响应时间研究第36页
        2.3.3 细胞成像第36-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氰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第42-50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1.1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的简介第42页
        3.1.2 立题思想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3-44页
        3.2.2 Probe 2的合成第44-46页
            3.2.2.1 化合物2(1-乙基-2,3,3-三甲基-吲哚盐)的合成第44页
            3.2.2.2 化合物4的合成第44-45页
            3.2.2.3 化合物5的合成第45页
            3.2.2.4 Probe 2的合成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3.3.1 测试溶剂体系的选择第46-47页
        3.3.2 紫外光谱测试第47-48页
        3.3.3 Probe 2选择性测试第48-49页
        3.3.4 Probe 2响应时间的测试第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位点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探索
下一篇:大偏转角液晶光栅相位反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