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渠道冻胀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渠道衬砌状况 | 第9-10页 |
1.2.2 渠道冻胀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3 渠道冻胀理论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4 渠道衬砌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5 渠道衬砌冻胀破坏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6 渠道防冻胀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渠道冻胀破坏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3.1 渠基土质对冻胀破坏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2 渠基土水分对冻胀的影响 | 第15页 |
1.3.3 负温条件对冻胀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4 渠道走向对冻胀的影响 | 第16页 |
1.3.5 渠道断面衬砌形式对冻胀的影响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原型试验布置方案 | 第19-25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9-20页 |
2.1.1 试验区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1.2 水文气象 | 第19页 |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 第19页 |
2.1.4 水资源 | 第19页 |
2.1.5 水利工程现状 | 第19-20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0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4 试验现场布置 | 第20-22页 |
2.4.1 试验现场布置及横断面示意图 | 第21页 |
2.4.2 现场试验仪器布置说明 | 第21-22页 |
2.5 试验观测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2.6 衬砌体外观观测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试验数据分析及规律总结 | 第25-42页 |
3.1 试验点观测期内气温情况 | 第25-27页 |
3.1.1 观测期内气温状况 | 第25-27页 |
3.2 试验渠段冻胀量观测 | 第27-33页 |
3.2.1 渠道冻胀量测点布置图 | 第27-28页 |
3.2.2 渠道冻胀量变化曲线 | 第28-32页 |
3.2.3 三种渠道冻胀分析比较 | 第32-33页 |
3.3 试验渠段地温观测 | 第33-37页 |
3.3.1 整体式U型渠道地温变化曲线 | 第33-34页 |
3.3.2 两拼式U形渠道地温变化曲线 | 第34-36页 |
3.3.3 三拼式地温变化曲线 | 第36页 |
3.3.4 三种形式地温值比较 | 第36-37页 |
3.4 冻胀力计算 | 第37-42页 |
3.4.1 试验段渠道水力要素 | 第37页 |
3.4.2 冻胀力计算 | 第37-42页 |
第四章 土工膜与渠基土接触面剪切摩擦特性实验研究 | 第42-48页 |
4.1 试验设备及原理 | 第42-43页 |
4.2 内摩擦角及粘聚力测定 | 第43-46页 |
4.3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土工膜-混凝土复合衬砌两拼式U形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 | 第48-58页 |
5.1 力学模型建立 | 第48-52页 |
5.1.1 摩擦力分析 | 第49页 |
5.1.2 模型基本假设 | 第49-50页 |
5.1.3 渠道断面图与受力图 | 第50-51页 |
5.1.4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 第51-52页 |
5.2 力学模型的求解 | 第52-55页 |
5.2.1 弧板的计算简图 | 第52-53页 |
5.2.2 弧板内力求解 | 第53-54页 |
5.2.3 力学模型的讨论 | 第54-55页 |
5.2.4 两拼式U形渠道复合衬砌板厚度及抗裂验算 | 第55页 |
5.3 应用实例 | 第55-56页 |
5.3.1 混凝土衬砌形式内力计算 | 第55-56页 |
5.3.2 土工膜-混凝土复合衬砌形式内力计算 | 第56页 |
5.3.3 计算结果比较 | 第56页 |
5.4 结论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59-60页 |
6.3 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