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本课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5页 |
第一章 伦理学视域中的刑事错案 | 第15-27页 |
1.1 我国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的伦理分析 | 第15-20页 |
1.1.1 刑事错案概念依据的伦理分析 | 第15-19页 |
1.1.2 中国语境下刑事错案的应然标准 | 第19-20页 |
1.2 刑事错案的伦理成本 | 第20-24页 |
1.2.1 无辜个人权利的损害 | 第21-22页 |
1.2.2 社会正义秩序的扭曲 | 第22-23页 |
1.2.3 国家权力认同的危机 | 第23-24页 |
1.3 刑事错案引发的伦理冲突 | 第24-27页 |
1.3.1 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 | 第24-25页 |
1.3.2 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 | 第25-26页 |
1.3.3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的伦理价值分析 | 第27-35页 |
2.1 纠恶济善的价值理念 | 第27-29页 |
2.2 和谐的价值目标 | 第29-30页 |
2.3 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的正义价值 | 第30-32页 |
2.3.1 刑事错案纠正制度是一种底限正义 | 第30-31页 |
2.3.2 刑事错案纠正制度是一种矫正正义 | 第31页 |
2.3.3 刑事错案纠正制度是一种有限正义 | 第31-32页 |
2.4 价值冲突的调和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伦理缘由 | 第35-49页 |
3.1 近年来我国纠正的刑事错案的数据分析 | 第35-41页 |
3.1.1 选择案例的标准 | 第35-36页 |
3.1.2 收集案例的途径 | 第36页 |
3.1.3 案例情况 | 第36-41页 |
3.2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3.2.1 再审启动的恣意性 | 第43-44页 |
3.2.2 再审具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 | 第44-45页 |
3.2.3 再审案件无法及时终结 | 第45页 |
3.3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制度问题的伦理缘由 | 第45-49页 |
3.3.1 对实体真实的追求 | 第46页 |
3.3.2 传统义务本位法律思想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 功利主义的诉讼价值观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错案纠正制度完善的伦理反思及相关措施 | 第49-57页 |
4.1 转变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的理念 | 第49-50页 |
4.2 完善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的原则 | 第50-53页 |
4.2.1 人权保障原则 | 第50-51页 |
4.2.2 程序公正原则 | 第51页 |
4.2.3 诉讼效率原则 | 第51-52页 |
4.2.4 司法权威原则 | 第52-53页 |
4.3 完善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53-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