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Web应用系统漏洞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Web应用系统简介第18-19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20页
    1.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Web应用安全相关技术分析第21-37页
    2.1 Web应用漏洞概述第21-22页
        2.1.1 Web应用系统漏洞概念第21-22页
    2.2 网络爬虫第22-25页
        2.2.1 网络爬虫的定义、流程第22-23页
        2.2.2 网络爬虫的搜索策略第23-24页
        2.2.3 网页分析方法第24-25页
    2.3 漏洞挖掘技术第25-28页
        2.3.1 漏洞挖掘技术分类第25页
        2.3.2 漏洞挖掘分析技术第25-28页
    2.4 模糊测试技术第28-29页
    2.5 XSS跨站脚本漏洞第29-34页
        2.5.1 XSS跨站脚本漏洞原理第29-30页
        2.5.2 XSS跨站脚本漏洞分类第30-33页
        2.5.3 XSS跨站脚本漏洞危害第33页
        2.5.4 XSS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方法第33-34页
    2.6 SQL注入漏洞第34-36页
        2.6.1 SQL注入原理第34页
        2.6.2 S QL注入漏洞分类第34-35页
        2.6.3 SQL注入漏洞危害第35-36页
        2.6.4 SQL注入漏洞检测方法第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37-40页
    3.1 需求概述第37页
    3.2 功能需求第37-38页
        3.2.1 数据爬取功能第37页
        3.2.2 漏洞检测功能第37-38页
    3.3 性能需求第38页
        3.3.1 扫描速度第38页
        3.3.2 数据的准确性第38页
    3.4 其他需求第38-39页
        3.4.1 友好性第38页
        3.4.2 可扩展性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解析第40-56页
    4.1 总体框架设计第40-41页
    4.2 系统的工作流程第41-42页
    4.3 关键性技术解析第42-55页
        4.3.1 改进的网络爬虫技术第42-45页
        4.3.2 漏洞检测参数的设计第45-51页
        4.3.3 漏洞攻击向量模板组合第51-54页
        4.3.4 攻击向量变异处理第54页
        4.3.5 漏洞检测算法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6-68页
    5.1 主模块第56-57页
    5.2 网络爬虫模块第57-61页
        5.2.1 网络爬虫的功能函数第57-60页
        5.2.2 多线程爬虫技术第60-61页
    5.3 漏洞检测模块第61-67页
        5.3.1 插件化模式第61-63页
        5.3.2 XSS跨站脚本漏洞检测插件第63-65页
        5.3.3 SQL注入漏洞检测插件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8-73页
    6.1 测试方案设计第68页
    6.2 测试环境搭建第68页
    6.3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第68-72页
        6.3.1 系统功能测试第68-71页
        6.3.2 系统性能测试第71-72页
    6.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权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智能算法及其在全局函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SDN的数据中心路由策略与安全认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