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的商业化困局:一个探索性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起源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流程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古镇旅游 | 第15-16页 |
2.2 古镇旅游商业化 | 第16-19页 |
2.2.1 概念与特征 | 第16-17页 |
2.2.2 成因与影响 | 第17-18页 |
2.2.3 规模测度与演化过程 | 第18-19页 |
2.3 评述与启发 | 第19-2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1-3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 资料收集 | 第21-29页 |
3.2.1 理论性抽样 | 第21页 |
3.2.2 深度访谈 | 第21-28页 |
3.2.3 参与观察与非正式访谈 | 第28-29页 |
3.3 资料分析 | 第29-32页 |
3.3.1 整理与归类 | 第29页 |
3.3.2 编码 | 第29-32页 |
3.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第32-35页 |
3.4.1 研究效度 | 第32-33页 |
3.4.2 研究伦理 | 第33-35页 |
4 初识古镇旅游:商业化从何而来 | 第35-46页 |
4.1 古镇旅游者与需求 | 第35-40页 |
4.1.1 古镇大众型旅游者的享乐需求 | 第35-36页 |
4.1.2 古镇忠实型旅游者的故事需求 | 第36-37页 |
4.1.3 古镇中间型旅游者的休闲需求 | 第37-40页 |
4.2 原生态古镇与街巷 | 第40-44页 |
4.2.1 单一的重复 | 第40-41页 |
4.2.2 乏味的“串场” | 第41-42页 |
4.2.3 客场下的反凝视 | 第42-44页 |
4.3 古镇旅游的商业化困局 | 第44-46页 |
5 解析古镇旅游商业化:如何辨之 | 第46-66页 |
5.1 商业化程度 | 第46-55页 |
5.1.1 密度 | 第46-48页 |
5.1.2 氛围 | 第48-55页 |
5.2 商业化方向 | 第55-64页 |
5.2.1 类型 | 第55-62页 |
5.2.2 档次 | 第62-64页 |
5.3 恰到好处的商业化 | 第64-66页 |
6 回归古镇旅游:商业化归向何处 | 第66-70页 |
6.1 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美妙契合 | 第66-67页 |
6.2 旅游者的情感触点与诗意栖居 | 第67-7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0-7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0-73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后记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