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印染废水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 第11页 |
1.2 吸附剂的种类 | 第11-12页 |
1.3 炭微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1 炭微球简介 | 第12-13页 |
1.3.2 炭微球的合成方法 | 第13-14页 |
1.3.3 炭微球作为吸附剂的研究 | 第14页 |
1.4 尖晶石型铁氧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1.4.1 尖晶石型铁氧体简介 | 第14-16页 |
1.4.2 尖晶石型铁氧体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磁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磁性尖晶石复合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样品表征手段 | 第21-29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3 水热法合成炭微球 | 第22页 |
2.4 二次水热法合成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 | 第22-23页 |
2.4.1 水热法合成尖晶石型NiFe_2O_4 | 第22页 |
2.4.2 二次水热法合成炭微球/NiFe_2O_4 | 第22-23页 |
2.5 二次水热法合成炭微球/MFe_2O_4(CO,Mg,Zn)复合材料 | 第23-24页 |
2.6 炭微球/MFe_2O_4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测定 | 第24-25页 |
2.7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25-27页 |
2.7.1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 XRD) | 第25-26页 |
2.7.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 第26页 |
2.7.3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 第26页 |
2.7.4 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on sample magnetometer,VSM) | 第26页 |
2.7.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26页 |
2.7.6 比表面积测定仪(Brunauer Emmett Teller,BET ) | 第26-27页 |
2.7.7 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7页 |
2.7.8 红外光谱(FT-IR) | 第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二次水热法制备炭微球/NiFe_2O_4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59页 |
3.1 水热法制备炭微球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3.1.1 反应温度对炭微球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2 反应时间对炭微球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3 葡萄糖溶液浓度对炭微球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4 水热法制备炭微球的合成机理 | 第34-36页 |
3.1.5 水热法制备炭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测定 | 第36-37页 |
3.2 水热法制备NiFe_2O_4及性能的研究 | 第37-40页 |
3.2.1 水热法制备NiFe_2O_4的表征 | 第37-39页 |
3.2.2 水热法制备NiFe_2O_4的合成机理 | 第39页 |
3.2.3 水热法制备NiFe_2O_4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测定 | 第39-40页 |
3.3 二次水热法合成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及性能的研究 | 第40-58页 |
3.3.1 反应时间对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2 功能组分比例对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3 性能最优的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6-52页 |
3.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52-55页 |
3.3.5 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55-57页 |
3.3.6 炭微球/NiFe_2O_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的重复性及回收率 | 第57-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二次水热法制备炭微球/MFe_2O_4(M=CO, Mg, Zn)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59-77页 |
4.1 二次水热法制备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59-73页 |
4.1.1 反应时间对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60-62页 |
4.1.2 功能组分比例对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62-64页 |
4.1.3 性能最优的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64-69页 |
4.1.4 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69-70页 |
4.1.5 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 | 第70-72页 |
4.1.6 炭微球/CoFe_2O_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的重复性及回收率 | 第72-73页 |
4.2 二次水热法制备炭微球/MgFe_2O_4和炭微球/ZnFe_2O_4复合材料 | 第73-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