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软硬组织变化的对比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2.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2.2 矫治设计与方法 | 第12页 |
2.3 研究材料 | 第12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2.4.1 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标准 | 第12页 |
2.4.2 确定标记点 | 第12-13页 |
2.4.3 参考平面(见图 2.1) | 第13页 |
2.4.4 测量项目 | 第13-17页 |
2.5 误差检验分析 | 第17-18页 |
2.6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6页 |
3.1 两组矫治前软硬组织的对比(见表 3.1) | 第19-20页 |
3.2 A组矫治前后的变化(见表 3.2) | 第20-22页 |
3.2.1 切牙、磨牙位置及牙合平面的变化 | 第20页 |
3.2.2 软组织的变化 | 第20-21页 |
3.2.3 上下颌骨及面高比例的变化 | 第21-22页 |
3.3 B组矫治前后的变化(见表 3.3) | 第22-24页 |
3.3.1 切牙、磨牙位置的变化 | 第22页 |
3.3.2 软组织的变化 | 第22-23页 |
3.3.3 上下颌骨及面高比例的变化 | 第23-24页 |
3.4 两组矫治前后变化量的比较(见表 3.4) | 第24-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30页 |
4.1 拔牙模式的选择 | 第26页 |
4.2 头帽口外弓远移磨牙 | 第26-27页 |
4.3 软硬组织的变化 | 第27-28页 |
4.3.1 软组织的变化 | 第27页 |
4.3.2 硬组织的变化 | 第27-28页 |
4.4 上颌第二磨牙拔除后对上颌第三磨牙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非常规拔牙牙位的探讨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病例报告1 | 第41-46页 |
病例报告2 | 第46-50页 |
病例报告3 | 第50-54页 |
病例报告4 | 第54-58页 |
病例报告5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