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 | 第9页 |
1.2 金葡菌毒力因子 | 第9-11页 |
1.3 金葡菌促血浆凝集与致病 | 第11-13页 |
第2章 金葡菌突变文库的构建及促凝集基因筛查 | 第13-23页 |
2.1 金葡菌转座子突变文库的构建 | 第13-15页 |
2.2 方法 | 第15-18页 |
2.2.1 pID408质粒提取 | 第15页 |
2.2.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5页 |
2.2.3 电转化 | 第15-16页 |
2.2.4 电转化成功验证及诱导转座及初步文库的建立 | 第16页 |
2.2.5 突变文库菌株对血浆凝集能力降低的克隆菌株的筛选 | 第16页 |
2.2.6 突变基因的鉴定 | 第16-17页 |
2.2.7 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18页 |
2.3 结果 | 第18-21页 |
2.3.1 突变文库的筛查 | 第18-19页 |
2.3.2 突变基因的鉴定 | 第19-21页 |
2.3.3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页 |
2.4 讨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cydA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23-41页 |
3.1 材料 | 第23-25页 |
3.1.1 细菌来源 | 第23-24页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3.2 方法 | 第25-29页 |
3.2.1 cydA基因敲除株的构建 | 第25-26页 |
3.2.2 基因互补 | 第26页 |
3.2.3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26页 |
3.2.4 生长曲线 | 第26页 |
3.2.5 平板溶血活性测定 | 第26页 |
3.2.6 定量溶血活性测定 | 第26-27页 |
3.2.7 血浆凝集能力的测定 | 第27页 |
3.2.8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 | 第27页 |
3.2.9 氧化剂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3.2.10 动物实验 | 第27-28页 |
3.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3.3 结果 | 第29-38页 |
3.3.1 cydA基因缺失株的获得 | 第29-30页 |
3.3.2 敲除菌株的鉴定: | 第30-31页 |
3.3.3 基因互补 | 第31页 |
3.3.4 药敏结果 | 第31-32页 |
3.3.5 cydA基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6 cydA基因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33页 |
3.3.7 cydA基因对细菌溶血能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8 cydA基因对促进血浆凝集能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9 抗氧化能力实验 | 第35页 |
3.3.10 皮肤脓肿模型 | 第35-37页 |
3.3.11 菌血症模型 | 第37页 |
3.3.12 荧光定量PCR | 第37-38页 |
3.4 讨论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综述 | 第48-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