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延庆区域概况 | 第20-30页 |
2.1 地理背景 | 第20-23页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20-21页 |
2.1.2 地貌概况 | 第21-22页 |
2.1.3 气候与水文条件 | 第22-23页 |
2.1.4 生物资源条件 | 第23页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第23-26页 |
2.2.1 大地构造 | 第23-24页 |
2.2.2 地层 | 第24页 |
2.2.3 区域发展史 | 第24-26页 |
2.3 延庆县社会-经济系统现状 | 第26-30页 |
2.3.1 人口与居民生活状况 | 第26页 |
2.3.2 旅游业现状 | 第26-27页 |
2.3.3 经济状况 | 第27-30页 |
第3章 延庆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资源 | 第30-42页 |
3.1 古生物化石遗迹 | 第31-33页 |
3.1.1 实体化石 | 第31-32页 |
3.1.2 遗迹化石 | 第32-33页 |
3.2 构造遗迹 | 第33-36页 |
3.2.1 燕山运动构造遗迹 | 第33-35页 |
3.2.2 沉积构造遗迹 | 第35-36页 |
3.3 地貌遗迹 | 第36-40页 |
3.3.1 岩溶地貌遗迹 | 第36-37页 |
3.3.2 花岗岩地貌遗迹 | 第37-39页 |
3.3.3 野鸭湖湿地 | 第39-40页 |
3.3.4 乌龙峡谷 | 第40页 |
3.4 其他遗迹景观 | 第40-42页 |
3.4.1 八达岭长城 | 第40-41页 |
3.4.2 石青硐彩(玉)石观赏点 | 第41页 |
3.4.3 九孔楼 | 第41页 |
3.4.4 古城 | 第41-42页 |
第4章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 第42-55页 |
4.1 评价原则 | 第42-43页 |
4.1.1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 | 第42页 |
4.1.2 科学性原则 | 第42-43页 |
4.1.3 系统性原则 | 第43页 |
4.1.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43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7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4.2.2 评价标准 | 第44-47页 |
4.3 评价方法与过程 | 第47-53页 |
4.3.1 权重(w)的确定 | 第48-49页 |
4.3.2 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49-51页 |
4.3.3 延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 | 第51-53页 |
4.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4.4.1 自然属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页 |
4.4.2 价值属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4.3 保护管理属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页 |
4.4.4 开发条件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第5章 延庆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5-61页 |
5.1 地质公园自身管理体制混乱,缺乏强有力管理保护措施 | 第55-56页 |
5.2 属地居民缺乏认同,地质公园影响力极低 | 第56页 |
5.3 资源间缺乏有效的整合 | 第56-57页 |
5.4 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客源市场过于集中 | 第57-59页 |
5.5 宣传力度不足 | 第59页 |
5.6 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 第59页 |
5.7 旅游业相关产业链短、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 第59-61页 |
第6章 延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模式 | 第61-70页 |
6.1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 第61-63页 |
6.1.1 合理划分保护级别,保证地质遗迹资源完整 | 第61-62页 |
6.1.2 加强法制建设 | 第62页 |
6.1.3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 第62-63页 |
6.1.4 加强人才建设 | 第63页 |
6.2 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第63-67页 |
6.2.1 整合资源,带动延庆旅游业的发展 | 第63-66页 |
6.2.2 延伸旅游产业链,增加相关行业的经济收益 | 第66页 |
6.2.3 加强旅游宣传工作 | 第66-67页 |
6.3 转变政府观念,保证地质公园与属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第67-70页 |
6.3.1 增强居民认同感 | 第67-68页 |
6.3.2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第68页 |
6.3.3 充足合理的资金保障 | 第68-7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