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电热涂料 | 第12-17页 |
1.2.1 电热涂料的组成 | 第12-14页 |
1.2.2 电热涂料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3 掺合型电热涂料的导电机理 | 第15-16页 |
1.2.4 电热涂料的发热原理 | 第16页 |
1.2.5 电热涂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水性涂料 | 第17-18页 |
1.4 电采暖 | 第18-22页 |
1.4.1 常见的电采暖设备 | 第19-21页 |
1.4.2 电热膜优点 | 第21页 |
1.4.3 电热膜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1.4.4 电热膜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 第22页 |
1.5 一种室内供暖用新型电热陶瓷 | 第22-23页 |
1.6 关于室内加热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和测试表征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2.3 实验测试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2.3.1 体积电阻率 | 第27-28页 |
2.3.2 扫描电镜(SEM) | 第28-29页 |
2.3.3 发热温度测试 | 第29页 |
2.3.4 热红外成像 | 第29页 |
2.3.5 涂层粘接强度测试 | 第29-3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2.4.1 水性炭系电热涂层制备方法 | 第30-32页 |
2.4.2 层状复合电热陶瓷制备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炭系电热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4-52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导电填料种类及含量对电热涂层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34-44页 |
3.2.1 石墨含量对电热涂层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2 石墨与炭黑比例对电热涂层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石墨、炭黑和镍粉比例对电热涂层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3.2.4 优化导电填料配方的正交试验 | 第41-44页 |
3.3 分散剂种类和添加量对电热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 球磨转速与球磨时间对电热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 导电填料含量对电热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炭系电热涂层-层状复合电热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2-67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炭系电热涂层-层状复合电热陶瓷的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4.3 电绝缘层和保温层对层状复合电热陶瓷表面发热温度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 施加电压对层状复合电热陶瓷表面发热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涂膜厚度对层状复合电热陶瓷表面发热温度和粘接强度的影响 | 第57-61页 |
4.5.1 涂膜厚度对层状复合电热陶瓷表面发热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5.2 涂膜厚度对电热涂层与陶瓷基板面粘结强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3 不同涂膜厚度电热涂层的破坏方式分析 | 第60-61页 |
4.6 层状复合电热陶瓷表面温度场表征 | 第61-63页 |
4.7 施加电压的进一步优化 | 第63-64页 |
4.8 层状复合电热陶瓷的抗老化性能 | 第64-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