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关于物流园区选址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1.2.2 关于物流园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5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物流园区选址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18-31页 |
| 2.1 物流园区的概念、分类与功能 | 第18-23页 |
| 2.1.1 物流园区的概念 | 第18-19页 |
| 2.1.2 物流园区的分类 | 第19-21页 |
| 2.1.3 物流园区的功能 | 第21-23页 |
| 2.1.4 铁路物流园区概念与特点 | 第23页 |
| 2.2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础理论 | 第23-25页 |
| 2.2.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 2.2.2 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 2.3 物流园区选址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 第25-31页 |
| 2.3.1 物流园区选址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5-26页 |
| 2.3.2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方法确定 | 第26-31页 |
| 3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市场分析 | 第31-45页 |
| 3.1 青连线日照地区货运竞争市场分析 | 第32-33页 |
| 3.1.1 日照与东北地区货运竞争市场分析 | 第32页 |
| 3.1.2 日照与华南地区货运竞争市场分析 | 第32-33页 |
| 3.2 青连线日照地区货运市场需求量总体分析 | 第33-41页 |
| 3.2.1 青连线日照地区铁路到发量数据获取 | 第34-35页 |
| 3.2.2 青连线日照地区铁路到发量预测方法选择 | 第35-38页 |
| 3.2.3 青连线日照地区铁路到发量预测结果 | 第38-41页 |
| 3.3 日照地区物流园区市场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 3.4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市场分析结论 | 第43-45页 |
| 4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备选地址分析 | 第45-52页 |
| 4.1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总体分析 | 第45-47页 |
| 4.1.1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经济分析 | 第45-46页 |
| 4.1.2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政策分析 | 第46-47页 |
| 4.2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方案提出 | 第47-49页 |
| 4.3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方案分析 | 第49-52页 |
| 4.3.1 方案一青连线日照北站备选地址 | 第49-50页 |
| 4.3.2 方案二青连线奎山站备选地址 | 第50页 |
| 4.3.3 方案三青连线岚山西站备选地址 | 第50-52页 |
| 5 基于信息熵的TOPSIS法的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 | 第52-62页 |
| 5.1 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6页 |
| 5.2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第56-58页 |
| 5.3 基于信息熵的TOPSIS法的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5.3.1 基于信息熵的TOPSIS法的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计算 | 第58-60页 |
| 5.3.2 基于信息熵的TOPSIS法的青连线日照段物流园区选址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