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舌癌的流行病学 | 第12页 |
1.1.2 舌癌患者的治疗方式 | 第12-13页 |
1.1.3 舌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 第13页 |
1.1.4 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操作定义及理论框架 | 第15-16页 |
1.3.1 操作定义 | 第15页 |
1.3.2 理论框架 | 第15-16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6-2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2.1.1 样本来源 | 第16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2.1.4 退出标准 | 第16-17页 |
2.1.5 样本量及抽样分组方法 | 第17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2.2.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17页 |
2.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第17-18页 |
2.2.3 生理指标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2.3.1 对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计划人员的培训 | 第18页 |
2.3.2 对照组:(常规护理) | 第18-19页 |
2.3.3 干预组:(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 | 第19-21页 |
2.4 数据收集 | 第21页 |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2.6.1 预实验 | 第21页 |
2.6.2 研究者 | 第21页 |
2.6.3 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2.6.4 数据录入 | 第22页 |
2.7 伦理原则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33页 |
3.1 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资料比较 | 第23-25页 |
3.2 干预前60名患者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及干预组与对照组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25-27页 |
3.2.1 干预前60名患者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25-27页 |
3.2.2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的比较 | 第27页 |
3.3 干预后两组间SCL-90各因子结果的比较 | 第27-29页 |
3.4 干预前后两组组内SCL-90各因子的比较 | 第29-30页 |
3.5 干预前后两组生理指标的比较 | 第30-32页 |
3.5.1 干预前后两组间生理指标的比较(即入院 12h及出院前 24h)血压、心率的比较 | 第30-31页 |
3.5.2 干预前后两组内生理指标的比较(即入院 12h及出院前 24h)血压、心率的比较 | 第31-32页 |
3.6 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7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第33页 |
4.2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 第35页 |
4.5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35-37页 |
4.5.1 不足之处 | 第35页 |
4.5.2 展望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综述 | 第42-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 第51-52页 |
附录B 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52-53页 |
附录C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第53-56页 |
附录D 松弛训练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