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章 引言 | 第9-22页 |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 | 第9-18页 |
·氮循环 | 第9-11页 |
·氨氧化微生物分类及关键酶的生化机理 | 第11-14页 |
·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环境因子 | 第17-18页 |
·土壤多环芳烃 | 第18-20页 |
·PAHs概况 | 第18-19页 |
·PAHs致毒机理 | 第19页 |
·PAHs的微生物降解 | 第19-20页 |
·氨氧化微生物用于土壤PAHs污染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章、人工模拟芘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22-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供试土壤 | 第22页 |
·采样时间和方法 | 第22页 |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第22页 |
·芘的人工添加 | 第22页 |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计数 | 第22-23页 |
·土壤氨氧化潜势的测定 | 第23页 |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测定 | 第23-24页 |
·土壤DNA的提取和测定 | 第24-25页 |
·Real-Time PCR | 第25-28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28-36页 |
·基本理化性质 | 第28页 |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计数 | 第28-30页 |
·土壤氨氧化潜势的测定 | 第30-32页 |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测定 | 第32-36页 |
·Real-Time PCR结果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PAHs长期原位污染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研究—以北京焦化厂为例 | 第38-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北京焦化厂 | 第38页 |
·采样时间及方法 | 第38页 |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第38页 |
·土壤氨氧化潜势的测定 | 第38-39页 |
·土壤PAHs残留检测 | 第39-41页 |
·土壤DNA的提取和测定 | 第41页 |
·Real-Time PCR | 第41-42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42-48页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42-44页 |
·AOA和AOB的amoA基因拷贝数 | 第44-45页 |
·环境因素相关分析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导师介绍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