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网络疑病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2.2 网络疑病的产生 | 第11-12页 |
2.3 网络疑病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2.4 网络疑病的干预方法 | 第14-15页 |
2.5 国内网络疑病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6 网络疑病研究现有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6-18页 |
3 问题提出、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3.2.1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3.2.2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3.4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4 研究一:网络疑病的特点研究 | 第20-39页 |
4.1 网络疑病量表的编制 | 第20-25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4.1.2 编制过程与方法 | 第20-21页 |
4.1.3 校标工具 | 第21页 |
4.1.4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4.1.5 结果 | 第21-23页 |
4.1.6 讨论 | 第23-25页 |
4.2 网络疑病特点的量化研究 | 第25-31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4.2.3 研究程序及问卷处理 | 第26页 |
4.2.4 结果 | 第26-29页 |
4.2.5 讨论 | 第29-31页 |
4.3 网络疑病特点的质性研究 | 第31-39页 |
4.3.1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4.3.2 研究方法及程序 | 第31-32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5 研究二:网络疑病的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研究 | 第39-49页 |
5.1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5.2 研究工具 | 第39页 |
5.3 研究程序及问卷处理 | 第39-40页 |
5.4 结果 | 第40-45页 |
5.4.1 网络疑病、健康焦虑、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 | 第40页 |
5.4.2 不确定性忍受力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 | 第40-43页 |
5.4.3 完美主义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5.5 讨论 | 第45-49页 |
5.5.1 网络疑病和健康焦虑、不确定性忍受力、完美主义显著正相关 | 第45-46页 |
5.5.2 不确定性忍受力在健康焦虑和网络疑病问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 第46-47页 |
5.5.3 完美主义在健康焦虑和网络疑病间的中介效应 | 第47-49页 |
6 研究三:网络疑病的个案干预研究 | 第49-55页 |
6.1 研究对象 | 第49页 |
6.2 研究设计 | 第49页 |
6.3 研究工具 | 第49-50页 |
6.4 研究程序及干预方案 | 第50-53页 |
6.4.1 前测 | 第50页 |
6.4.2 具体干预过程 | 第50页 |
6.4.3 后测 | 第50-53页 |
6.5 结果 | 第53页 |
6.6 讨论 | 第53-55页 |
7 总的讨论 | 第55-60页 |
7.1 网络疑病的特点 | 第55-56页 |
7.2 网络疑病与健康焦虑、不确定性忍受力、完美主义的关系探讨 | 第56-57页 |
7.3 认知行为疗法对降低网络疑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探讨 | 第57-58页 |
7.4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8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73页 |
附录A 网络疑病量表 | 第66-67页 |
附录B 短版健康焦虑量表 | 第67-68页 |
附录C 不确定性忍受力量表 | 第68-69页 |
附录D 极大化量表 | 第69-70页 |
附录E 不完美焦虑问卷 | 第70-71页 |
附录F 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附录G 访谈笔录范例 | 第72-73页 |
个人简介 | 第73-74页 |
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