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综述 | 第10-2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保护优先性分析概述 | 第11-19页 |
·针对物种的保护规划 | 第12页 |
·GAP分析 | 第12-13页 |
·生态区规划 | 第13-14页 |
·系统保护规划 | 第14-19页 |
·保护优先性分析对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指导 | 第19-20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青海三江源地区概况 | 第20-22页 |
·自然概况 | 第20-2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页 |
·三江源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区及其规划 | 第22-25页 |
·面积与范围 | 第23页 |
·自然保护区类型及主要保护对象 | 第23-24页 |
·功能区划 | 第24-25页 |
·研究方案 | 第25-28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3. 三江源地区保护优先性分析 | 第28-40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5页 |
·不可替代性指数分析方法 | 第28-35页 |
·保护优先性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4. 三江源地区已建保护区评估及空缺分析 | 第40-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评估方法 | 第40-41页 |
·空缺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现有保护区评价分析 | 第42-44页 |
·空缺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5. 基于不可替代性的保护区功能区划 | 第47-59页 |
·研究方法 | 第47-50页 |
·不可替代性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人类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第48页 |
·基于不可替代性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方法 | 第48-49页 |
·功能区划结果评估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不可替代性指数 | 第50-51页 |
·人类活动指数 | 第51-53页 |
·功能区划结果 | 第53-55页 |
·功能区划结果评估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9页 |
6. 三江源地区保护区规划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 | 第59-60页 |
·加强人类活动干扰较高地区的管理 | 第60页 |
·不同核心区之间的联系管理 | 第60页 |
·在不影响环境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展水电站与矿产开发项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