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2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一) 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研究及发展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二)关于盐文化的研究 | 第14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一)基本理论与研究思路 | 第14-19页 |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9-2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创新点 | 第20-21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1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一)盐文化 | 第21页 |
(二)海盐文化 | 第21页 |
(三)文化旅游 | 第21-22页 |
(四)海盐文化旅游 | 第22-23页 |
第一章 我国盐文化研究与资源开发现状 | 第23-38页 |
第一节 我国各地盐文化研究 | 第23-25页 |
一、江苏海盐文化研究 | 第23-24页 |
二、山东海盐文化研究 | 第24页 |
三、四川井盐文化研究 | 第24-25页 |
四、山西池盐文化研究 | 第25页 |
第二节 各地盐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 第25-36页 |
一、云南黑丼、石羊、诺邓 | 第25-29页 |
二、扬州盐商文化 | 第29-31页 |
三、四川自贡 | 第31-33页 |
四、运城河东盐池 | 第33-35页 |
五、台湾盐文化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各地盐文化资源开发现有路径分析 | 第36-38页 |
一、博物馆开发 | 第36-37页 |
二、旅游衍生商品开发 | 第37页 |
三、节庆活动体验开发 | 第37页 |
四、民俗村(镇)开发 | 第37-38页 |
第二章 海盐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开发价值 | 第38-52页 |
第一节 海盐文化起源与发展 | 第38-39页 |
一、海盐文化历史发展变革 | 第38页 |
二、海盐文化与社会发展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海盐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 第39页 |
第三节 海盐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概述 | 第39-50页 |
一、物质文化资源 | 第39-46页 |
二、非物质文化资源 | 第46-50页 |
第四节 海盐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 第50-52页 |
一、历史与文化价值 | 第50-51页 |
二、养身休闲价值 | 第51页 |
三、经济价值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分类开发路径研究 | 第52-69页 |
第一节 海盐文化资源的形成机制及价值分析 | 第52-55页 |
一、海盐文化资源价值形成机制 | 第52-54页 |
二、海盐文化资源价值生产和积累 | 第54页 |
三、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 第55-58页 |
一、海盐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 第55页 |
二、盐城海盐文化资源蕴藏丰富 | 第55-56页 |
三、盐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支撑 | 第56-58页 |
四、政策优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 第58页 |
第三节 盐城现有海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第58-64页 |
一、海盐文化遗址、遗迹及建筑景观 | 第58-60页 |
二、与海盐相关的文学作品开发 | 第60-63页 |
三、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开发 | 第63-64页 |
第四节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开发路径 | 第64-69页 |
一、与海盐相关的文学作品 | 第64-65页 |
二、海盐生产工艺 | 第65页 |
三、海盐文化民俗 | 第65-66页 |
四、海盐饮食文化 | 第66页 |
五、海盐养身休闲文化 | 第66-69页 |
第四章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 | 第69-80页 |
第一节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 | 第69-72页 |
一、对于资源缺乏保护与整合 | 第69-70页 |
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 第70-71页 |
三、文化资源产品转化力度不足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 第72-80页 |
一、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海盐文化资源 | 第72-73页 |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73页 |
三、促进海盐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率 | 第73-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