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海水淡化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海水淡化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海水淡化技术进展 | 第13页 |
1.3 海水淡化主要技术 | 第13-17页 |
1.3.1 多级闪蒸(MSF) | 第13-14页 |
1.3.2 多效蒸馏(MED) | 第14-15页 |
1.3.3 压气蒸馏(MVC) | 第15-16页 |
1.3.4 反渗透法(RO) | 第16-17页 |
1.3.5 电渗析(ED) | 第17页 |
1.4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技术进展 | 第17-21页 |
1.4.1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概述 | 第17-18页 |
1.4.2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技术进展 | 第18-20页 |
1.4.3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 | 第20-21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第23-39页 |
2.1 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系统设计 | 第23-25页 |
2.1.1 海水淡化技术选择 | 第23页 |
2.1.2 正压蒸馏技术特点 | 第23-24页 |
2.1.3 海水淡化装置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2.2 蒸发体结构设计 | 第25-28页 |
2.2.1 蒸发器选型 | 第25-26页 |
2.2.2 板式蒸发器结构及特点 | 第26-27页 |
2.2.3 蒸发器热力设计 | 第27-28页 |
2.3 冷凝体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2.3.1 冷凝器选型 | 第28-29页 |
2.3.2 冷凝器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2.3.3 冷凝器热力设计 | 第30-32页 |
2.4 内置汽水分离器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2.4.1 汽水分离技术选择 | 第32-33页 |
2.4.2 汽水分离装置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2.5 不凝性气体排出装置设计 | 第34-35页 |
2.6 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 第35页 |
2.7 海水淡化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3章 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实验系统设计 | 第39-51页 |
3.1 系统流程设计 | 第39页 |
3.2 管路设计及设备安装 | 第39-43页 |
3.2.1 实验管路设计 | 第39-41页 |
3.2.2 实验设备安装 | 第41-43页 |
3.3 仪表检验及精度汇总 | 第43-45页 |
3.3.1 数据采集系统 | 第43页 |
3.3.2 测量设备 | 第43-44页 |
3.3.3 测量设备精度汇总 | 第44-45页 |
3.4 热平衡计算和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3.4.1 热平衡计算 | 第45页 |
3.4.2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3.5 实验误差分析 | 第46-48页 |
3.6 实验系统调试 | 第48-49页 |
3.6.1 关键设备加工性能检测 | 第48-49页 |
3.6.2 实验系统调试 | 第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海水淡化装置性能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51-71页 |
4.1 实验内容 | 第51-52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4.2.1 开始实验 | 第52页 |
4.2.2 实验结束 | 第52-53页 |
4.3 装置整体性能研究 | 第53页 |
4.4 蒸发体性能研究及分析 | 第53-62页 |
4.4.1 蒸汽压力的影响 | 第54-57页 |
4.4.2 蒸汽流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3 原料水流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4.4.4 原料水浓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 冷凝体性能研究及分析 | 第62-65页 |
4.5.1 冷却水参数的影响 | 第62-64页 |
4.5.2 二次蒸汽的影响 | 第64-65页 |
4.6 内置汽水分离器性能研究及分析 | 第65-68页 |
4.6.1 二次蒸汽流速的影响 | 第65-66页 |
4.6.2 丝网层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4.7 加热蒸汽疏水技术研究 | 第68-6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