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各种核反应堆、核电厂论文--核反应堆:按冷却剂分论文--熔盐堆论文

FLiBe熔盐堆中光激中子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6-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熔盐堆发展历程第17-22页
    1.3 光激中子研究概况第22-35页
        1.3.1 核裂变过程与光激中子第22-27页
        1.3.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7-35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5-38页
        1.4.1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5-36页
        1.4.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第36-38页
第2章 中子-光子耦合输运理论第38-58页
    2.1 中子/光子耦合模型第38-49页
        2.1.1 中子守恒方程第39-42页
        2.1.2 光子守恒方程第42-45页
        2.1.3 中子-光子耦合输运方程第45-49页
    2.2 稳态中子-光子耦合输运方程第49-50页
    2.3 输运方程的求解第50-56页
        2.3.1 蒙特卡罗方法和程序第50-52页
        2.3.2 确定论方法和程序第52-55页
        2.3.3 燃耗计算和程序第55-56页
    2.4 中子-光子耦合输运基准题第56-58页
第3章 点堆中子-光子耦合动力学方程第58-82页
    3.1 微扰理论第58-60页
    3.2 点堆中子-光子耦合动力学方程第60-64页
    3.3 点堆动力学参数的求解第64-77页
        3.3.1 有效裂变缓发中子份额第64-69页
        3.3.2 中子代时间第69-72页
        3.3.3 有效光激缓发中子份额第72-77页
    3.4 点堆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第77-82页
        3.4.1 阶跃扰动与反应堆周期第78-80页
        3.4.2 反应性实时测量第80-82页
第4章 固态燃料熔盐堆第82-106页
    4.1 模型简介第82-87页
        4.1.1 蒙特卡罗方法计算模型第84-85页
        4.1.2 确定论方法计算模型第85-87页
    4.2 基本结果校核第87-88页
    4.3 点堆动力学参数第88-94页
        4.3.1 光激缓发中子份额第88-92页
        4.3.2 裂变缓发中子份额第92-94页
        4.3.3 中子代时间第94页
    4.4 瞬态特性分析第94-99页
        4.4.1 临界判断第95-96页
        4.4.2 次临界判断第96-97页
        4.4.3 正反应性引入第97-98页
        4.4.4 负反应性引入第98-99页
    4.5 反应性测量的影响分析第99-103页
        4.5.1 周期测量的影响第100-102页
        4.5.2 逆动态方法的影响第102-103页
    4.6 本章小结第103-106页
第5章 液态燃料熔盐堆第106-136页
    5.1 模型简介第106-107页
    5.2 内中子源计算第107-118页
        5.2.1 计算原理第107-110页
        5.2.2 计算步骤第110-111页
        5.2.3 内中子源强度第111-116页
        5.2.4 无外源再启动分析第116-118页
    5.3 瞬态特性分析第118-121页
        5.3.1 动力学参数第118-119页
        5.3.2 临界判断第119-121页
        5.3.3 阶跃扰动与反应堆周期第121页
    5.4 周期测量的影响第121-126页
        5.4.1 燃料盐流动的影响第121-122页
        5.4.2 中子源的影响第122-126页
    5.5 逆动态方法的影响第126-133页
        5.5.1 中子源的影响第126-129页
        5.5.2 燃料盐流动的影响第129-133页
    5.6 本章小结第133-13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36-138页
    6.1 总结第136-137页
    6.2 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附录:基准题一第146-151页
附录:基准题二第151-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的大规模半监督学习算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纳米生物传感界面的功能调控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