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盐废水CaSO4结垢倾向及其软化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含盐废水概述 | 第13-20页 |
1.1.1 含盐废水简介 | 第13页 |
1.1.2 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20页 |
1.2 硫酸钙结垢判断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 含盐废水软化技术 | 第24-32页 |
1.3.1 药剂软化法 | 第24-27页 |
1.3.2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法 | 第27-31页 |
1.3.3 其它软化法 | 第31-32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4页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4-36页 |
2.1.1 实验原料试剂 | 第34-35页 |
2.1.2 离子交换树脂 | 第35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2.2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6-39页 |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39-44页 |
2.3.1 硫酸钙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 | 第39-40页 |
2.3.2 硫酸钙结垢倾向判断方程模拟实验 | 第40页 |
2.3.3 药剂软化实验 | 第40-41页 |
2.3.4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实验 | 第41-42页 |
2.3.5 中试试验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硫酸钙结垢倾向判断研究 | 第44-56页 |
3.1 硫酸钙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研究 | 第44-50页 |
3.1.1 硫酸钙溶解平衡时间 | 第44-45页 |
3.1.2 硫酸钙在单盐溶液中的溶解度 | 第45-49页 |
3.1.3 硫酸钙在混盐溶液中的溶解度 | 第49-50页 |
3.2 硫酸钙结垢倾向判断方程的模拟 | 第50-55页 |
3.2.1 引言 | 第50-52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52-53页 |
3.2.3 模型求解 | 第53-55页 |
3.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药剂软化 | 第56-80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药剂软化用水 | 第57页 |
4.3 药剂软化 | 第57-79页 |
4.3.1 CaO-Na_2CO_3软化 | 第57-61页 |
4.3.2 NaOH-Na_2C_2O_4软化 | 第61-66页 |
4.3.3 NaOH-Na_2CO_3软化 | 第66-69页 |
4.3.4 不同药剂法对含盐废水软化效果的对比 | 第69-74页 |
4.3.5 药剂软化效果的抑制和提升研究 | 第74-79页 |
4.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 | 第80-100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用水 | 第80-81页 |
5.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 | 第81-82页 |
5.4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的静态实验 | 第82-86页 |
5.4.1 树脂用量对钙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2-83页 |
5.4.2 反应温度对钙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3-84页 |
5.4.3 溶液pH对钙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4-85页 |
5.4.4 反应时间对钙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5-86页 |
5.5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的机理研究 | 第86-92页 |
5.5.1 吸附等温模型 | 第86-89页 |
5.5.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89-92页 |
5.6 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的动态实验 | 第92-98页 |
5.6.1 动态吸附实验 | 第92-93页 |
5.6.2 动态再生实验 | 第93-98页 |
5.7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含盐废水浓缩工艺稳定性和适用性中试研究 | 第100-107页 |
6.1 中试前期准备 | 第100页 |
6.2 中试工艺可行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6.3 工艺运行稳定性和适用性测试 | 第102-104页 |
6.3.1 工艺运行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4页 |
6.3.2 反渗透膜表面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104页 |
6.4 工艺的经济性评价 | 第104-105页 |
6.4.1 工艺运行成本概算 | 第104-105页 |
6.4.2 效益分析 | 第105页 |
6.5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7.1 总结 | 第107-108页 |
7.2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