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 第13-20页 |
2.1 OpenStack云平台介绍 | 第13-14页 |
2.1.1 OpenStack云平台概述 | 第13页 |
2.1.2 OpenStack主要组件及功能 | 第13-14页 |
2.2 Ceph统一分布式存储介绍 | 第14-17页 |
2.2.1 Ceph概述 | 第14页 |
2.2.2 Ceph的结构 | 第14-15页 |
2.2.3 Ceph中的数据存储 | 第15-17页 |
2.3 负载均衡技术介绍 | 第17-19页 |
2.3.1 负载均衡技术概述 | 第17页 |
2.3.2 负载均衡算法介绍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基于CEPH构建OPENSTACK统一块存储系统 | 第20-34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OpenStack存储系统的需求 | 第20页 |
3.3 OpenStack原生存储系统介绍 | 第20-22页 |
3.3.1 OpenStack原生存储系统的架构 | 第20-21页 |
3.3.2 OpenStack原生存储系统的弊端 | 第21-22页 |
3.4 OpenStack统一块存储系统设计 | 第22-24页 |
3.4.1 Ceph对OpenStack的支持 | 第22页 |
3.4.2 OpenStack统一块存储系统架构设计 | 第22-24页 |
3.5 OpenStack统一块存储系统实现 | 第24-30页 |
3.5.1 RBD与Glance集成 | 第24-25页 |
3.5.2 RBD与Cinder集成 | 第25-28页 |
3.5.3 RBD与Nova集成 | 第28-30页 |
3.6 Ceph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系统 | 第30-33页 |
3.6.1 监控与管理系统的需求 | 第30页 |
3.6.2 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结构 | 第30-31页 |
3.6.3 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31-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OPENSTACK云平台负载均衡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34-56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OpenStack镜像分层技术研究 | 第34-37页 |
4.2.1 OpenStack镜像分层的实现 | 第34-36页 |
4.2.2 OpenStack镜像分层的验证 | 第36-37页 |
4.3 OpenStack云平台负载均衡算法设计 | 第37-41页 |
4.3.1 综合负载分析 | 第37-38页 |
4.3.2 云平台的负载均衡器架构设计 | 第38-41页 |
4.4 OpenStack云平台负载均衡算法实现 | 第41-49页 |
4.4.1 负载信息监控与采集 | 第41-42页 |
4.4.2 负载预测模型建立 | 第42-48页 |
4.4.3 虚拟机资源调度策略 | 第48-49页 |
4.5 负载预测模型改进BP学习算法的实例测试 | 第49-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OPENSTACK云平台系统测试 | 第56-64页 |
5.1 系统环境与部署 | 第56-59页 |
5.1.1 基于Ceph和Open Stack的云平台部署 | 第56-57页 |
5.1.2 服务管理平台部署 | 第57-58页 |
5.1.3 负载均衡器部署 | 第58-59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59-63页 |
5.2.1 云平台统一存储的性能测试 | 第59-61页 |
5.2.2 云平台负载均衡性能测试 | 第61-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