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8页 |
1.1 手性拆分 | 第11-13页 |
1.1.1 手性拆分的意义 | 第11-12页 |
1.1.2 手性拆分的方法 | 第12-13页 |
1.2 结晶法手性拆分外消旋体的研究进展 | 第13-31页 |
1.2.1 晶种法 | 第14-16页 |
1.2.2 自组装膜诱导法 | 第16-19页 |
1.2.3 溶剂法 | 第19-21页 |
1.2.4 添加剂法 | 第21-27页 |
1.2.5 特殊力场作用法 | 第27-31页 |
1.3 谷氨酸 | 第31-3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利用自组装膜和混合溶剂手性拆分DL-谷氨酸 | 第38-55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2.2.4 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2.3.1 手性自组装膜上谷氨酸的结晶 | 第42-47页 |
2.3.2 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DL-谷氨酸的手性拆分 | 第47-53页 |
2.3.3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上D-谷氨酸晶体的纯化 | 第53-54页 |
2.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三章 超声波作用下DL-谷氨酸的手性拆分 | 第55-70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5-5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5-5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56-58页 |
3.2.4 表征方法 | 第58-5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3.3.1 超声波力场下DL-谷氨酸的手性对称破缺 | 第59-62页 |
3.3.2 超声波力场下晶种对DL-谷氨酸的手性对称破缺影响 | 第62-65页 |
3.3.3 超声波力场下DL-谷氨酸的手性放大 | 第65-67页 |
3.3.4 超声波力场下DL-谷氨酸的手性拆分 | 第6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利用添加剂手性拆分DL-谷氨酸 | 第70-87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5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1-7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2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72-75页 |
4.2.4 表征方法 | 第7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6页 |
4.3.1 不同添加剂对DL-谷氨酸手性拆分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75-77页 |
4.3.2 添加剂对晶体晶型转化的影响 | 第77-81页 |
4.3.3 不同浓度添加剂对DL-谷氨酸手性拆分的影响 | 第81-83页 |
4.3.4 多种添加剂同时作用下的DL-谷氨酸手性拆分 | 第83页 |
4.3.5 晶体中添加剂残留量的分析 | 第83-85页 |
4.3.6 富集重结晶法手性拆分DL-谷氨酸 | 第85-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利用添加剂及超声波手性拆分DL-谷氨酸 | 第87-94页 |
5.1 引言 | 第8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87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87-88页 |
5.2.3 实验过程 | 第88-89页 |
5.2.4 表征方法 | 第8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9-93页 |
5.3.1 超声波力场下添加剂对DL-谷氨酸手性拆分的影响 | 第89-92页 |
5.3.2 富集重结晶法手性拆分DL-谷氨酸 | 第92-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