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公安机关对网络社会治理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四)研究思路第13页
    (五)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网络社会现状分析第14-24页
    (一)网络社会的概念第14-15页
    (二)网络社会的特点第15-16页
        1. 广域性和虚拟性第15页
        2. 开放性和流动性第15-16页
        3. 群落的高度自治性第16页
    (三)网络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视第16-18页
        1.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第16页
        2. 网络是社会前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第16-17页
        3. 网络成为新的社会舆论平台第17-18页
    (四)网络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第18-24页
        1. 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增加第18-19页
        2. 网络舆论影响现实社会稳定第19-20页
        3. 网络不健康文化的入侵和渗透第20-21页
        4. 网络阵地中对敌斗争形势更加复杂第21-22页
        5. 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情况第22-24页
三 公安机关对网络社会的治理第24-30页
    (一)公安机关在网络社会治理中的责任第24页
    (二)公安机关对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第24-26页
        1. 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24-25页
        2. 有助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第25页
        3. 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25-26页
    (三)公安机关治理网络社会的方法第26-28页
        1. 网络舆情管控和不良信息处置第26页
        2. 管理互联网上网场所和提供网络服务的单位第26-27页
        3. 打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第27-28页
    (四)公安机关治理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第28-30页
四 公安机关治理网络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第30-36页
    (一)网络立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第30-31页
    (二)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第31页
    (三)队伍不适应网络治理的要求第31-33页
        1. 队伍整体对网络社会缺乏认识第31页
        2. 网络警察定位不准确第31-32页
        3. 警力不足第32页
        4. 技术滞后第32-33页
    (四)网络犯罪区域跨度大打击难第33页
    (五)治理方式方法不达标第33-36页
五 国外治理网络社会的实践第36-40页
    (一)美国复合型网络社会治理第36-37页
        1. 确立了维护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第36页
        2. 健全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制体系第36-37页
    (二)日本由政府指导下的网络社会自治第37页
        1. 网络行业的自我管理第37页
        2. 政府在互联网治理的指导第37页
    (三)德国政府主导的强势网络管理第37-38页
    (四)新加坡立法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方法第38-40页
        1. 立法管理第38-39页
        2. 推进网络社会自治化进程第39-40页
六 今后网络社会治理中公安机关的发展方向第40-45页
    (一)对网络社会管理的理念创新第40页
    (二)加强网安队伍建设第40-42页
        1. 加强网安人才建设第41页
        2. 加强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第41-42页
    (三)加强对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力度第42页
    (四)加强部门协作第42-43页
    (五)加强网络日常监管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保密制度完善研究
下一篇:消防应急救援协同问题研究